98.永乐第一公(2/4)

朱棣欣然答应,看向朱权的时候,朱权有些犹豫。

原本他还想着看看朱柏提了什么要求,自己提个。

现在朱柏什么也不要,朱权也不知道该要什么,在家时达娜儿和宁王妃也都劝朱权跟着湘王朱柏的决定走。

朱柏自己不要兵马,朱权原本想回大宁的心思也淡了,如果要回八万兵马,朝廷也会怀疑,便犹犹豫豫的。

朱棣看出他的犹豫,便道:“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

当初大宁卫也是成渊,道衍和陈亨的功劳,朱权知道自己那时候做的事情,他谨慎,并不想做什么太大的事,便表示听从朱棣安排。

“那你就去南昌吧,俺也给你厚赏,若是朝廷需要你,你随时便要进京来。”

朱权对这个决定有些苦涩,但是分天下的想法他也不敢有,毕竟朱允炆的削蕃,已经让他们觉得活着便很好。

原本成渊提议宁王兵马,好抵制游牧民族,但朱棣不同意,直接否定。

百官静静聆听,都还不明白朱棣什么意思时,靖难功臣便开始册封起来。

按照洪武祖制进行册封。

洪武初规定,国公都是五千石至二千五百石,侯是千五百石至千石。

一等开国辅运推诚,二等奉天靖难推诚,三等奉天翊运推诚,四等奉天翊卫推诚。

朱元璋册封的十几个国公为一等公爵,朱棣册封二等公爵,奉天靖难。

首倡靖难功臣。

东昌之战听从成渊建议,张玉也健康活着,被封英国公,在济南时救过朱棣。

道衍大师,俗家名姚广孝,官授太子少师,荣国公,第三位定国公徐增寿,第四位成国公朱能,第五位是淇国公丘福。

以上五位都是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食禄二千五百石,子孙世袭。

接着便是伯,忠诚伯茹常,顺昌伯王佑,平江伯陈瑄……忠义伯杨贤之,等为奉天与诩运文臣,推举之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