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老赵拉帮手(3/4)

韩琦和老相公这才明白,怪不得老赵一直对木子关爱有加,原来很久之前就有了这件大功劳。

老相公皱眉道:“既然明知道木子有经天纬地之能,陛下无论如何不该派他去辽国”。

老赵只能苦笑,这事不能明说,再说当初是你们异口同声的非要他去,现在又怪我了?

老相公和韩琦都明白老赵留下他们的目的了,朝堂之上议和声越来越大,老赵需要他们俩给压一压。

韩琦慨然道:“陛下放心,臣明日便上书,西夏小儿不服王化,竟然妄图列土封疆,绝不能纵容,议和可以,李元昊要来京城负荆请罪,着朝堂之上议一议他是否该罚才行”。

老赵欣慰点头,他之所以留下韩琦,就是知道韩琦是铁杆主战派,现在知道了这个计划,肯定会不遗余力的推动。

老相公道:“此策已经初见成效了,只是好像有些快了……”。

西夏的反应跟木子的计划差不多,确实掐到他痛处了,可貌似进行的有点快了,西夏若是拼死一搏,难免要弄得大宋手忙脚乱一番。

韩琦道:“陛下,志远回来,要立刻进枢密院整顿禁军,西北若是有事,朝廷也有可用之兵,若计策成功,则我大宋无忧矣”。

说一千道一万,解决问题还要靠打,没有能打的兵说什么都是扯。

老相公摇头道:“整顿禁军要做,另一件事更要做”。

韩琦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就是木子说的那个让军队有战力而又不参与政事的事。

老相公道:“陛下,老臣年岁大了,陛下的春秋也不低了,若是不能趁机做些事,以后怕是就更难了”。

赵祯肃然点头,道:“爱卿之言颇合朕意,若是你我君臣做不成,以后新君新臣再做,更要艰难百倍”。

老相公和他想到一起去了,这些麻烦事若是不早做,最后积重难返,以后再做就没希望了,不如趁现在做,能成,儿孙就少了麻烦,不能成,儿孙还有机会改正。

韩琦苦笑道:“现在说这个为时尚早,志远还在辽国呢,陛下,可否派人去找一找?”。

老相公断然道:“不可,若是惊动了辽皇,志远就真回不来了”。

老赵和韩琦无声点头,没错,现在辽皇把木子丢在脑后正好,你大张旗鼓的找人,万一提醒了他,木子就真留在那了,别忘了那里是辽国,不是大宋。

老相公叹道:“志远回来,不能再出去了”。

二人告退了,临走时保证不会把国策泄露出去,还说定明天会上书声讨李元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