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页(1/3)

打个比方,就好比一些邪物进门,如果门神挡着,他就进不去,但是一旦他在外头敲门,问主人“我能进来吗”?主人要是说,你进来吧!那得了,门神就挡不住邪物了——主人许可了啊!所以咱们小时候总能听见老人交代,你别给陌生人开门,有一层是防贼防坏人,还有一层,就是小孩儿眼睛干净,保不齐就能放进了什么邪物来。

为什么要许可呢,屋里是门神看着,而道士进村,是土地神看着,所以一定得需要本地人的正式同意才行,一山不容二虎,一村也不能容两个神灵嘛,要这里以前就有城隍庙,这个道士就不好留在这里管事儿了,因为有警察谁还需要大侠,不用你越俎代庖嘛,没有就两说了,你算是挺身而出,主持正义,古道热肠,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英雄。

村民一听能有活神仙来帮自己,那还有什么说的,肯定是答应了,这个道士就用自己学会的仙术帮上了忙——把蚀阴控制住了,水也就给退了。

而蚀阴放水,算是作乱,他本着降妖除魔的本职工作,其实是可以把这个蚀阴斩立决的——这货也不给人民谋福利,留着也白瞎。

可道士修仙,信奉上天有好生之德,就把蚀阴给留下了,蚀阴也通灵性,知道是道士手下留情,就“皈依”在道士这里了,啥时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它也可以跟着沾沾光。

本来是个好事儿,这不是一举两得嘛,水患没有了,他自己还找到了一个清修的地方——为什么卖油条马老太太讲的故事里面,这个道士从不出门呢?因为那个房子就建立在了井口附近,他平时都是地下行动去修行。

所以地下是个错综复杂的阵法,跟王德光说的一样,这个阵法,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这里的灵气,那些个“天书”,也正是这个道士要修行的东西。

打洞打的这么厉害,当然蚀阴是功不可没的,它忠诚的跟着道士卖力气。

道士一开始就清心寡欲的开始修行,不吃不喝,所以村里的人别说看他屋里冒过炊烟了,从来没见他吃过东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餐风饮露,减少仙身上的浊气。

可他修行了没多长时间,就觉出了不对劲儿来——这个灵脉除了蚀阴,还有其他的东西存在。

估计那个东西跟蚀阴一样,是误打误撞找到了这里来的,而那个东西比蚀阴厉害,蚀阴虽然也挺猛,但只是一个“兽”类,这个东西,有“人性”。

怎么体现出“人性”呢?那个东西,想修成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