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都是套路(2/3)

文德帝诗兴大发,“大好春光,不能辜负。诸位爱卿不如赋诗一首。”

众臣纷纷应和,绞尽脑汁即兴赋诗。

文德帝还叫人准备文房四宝,要将各位爱卿的诗词记录下来,传为美谈。

众臣:“……”天天忙着朝堂勾心斗角,哪还有心思做诗。

作诗,都是不得志,没事干的人做的事情。

这下可苦了众臣。

早知道,就将翰林院那群书呆子叫来,凑个人数。

此时有人站出来,“犹记得当年李大人被先帝钦点为探花郎,才学出众,于诗词一道浸淫多年。今日不如请李大人赋诗一首,我等就不要献丑了。”

“说的是啊!”众臣附和。

就连文德帝也朝中书令李大人看去。

李大人笑了笑,微微摆手,“忙于俗务,比不上年轻时候的才气。说起诗词一道,还是当年的三元公更胜一筹。犹记得当年的鹿鸣宴,三元公诗兴大发,一口气连作十首诗词,本官甘拜下风。”

三元公从李大人的嘴中说出来,场面瞬间就安静下来。

众臣互相交换眼神,又偷偷观察文德帝的反应。

要是文德帝不在意,众臣不介意附和李大人两句。

要是文德帝动怒,说不定就要落井下石,狠狠踩上一脚。

文德帝不动声色地扫了眼在场的官员,然后哈哈大笑,“说起三元公,朕也记得那场鹿鸣宴。朕当时年少,就坐在仁宣太子哥哥身边,看着新科举人们作诗写词。期间,三元公诗兴大发,诗词张口就来,堪称惊艳。就连先帝也亲口说他是国之英才。”

“原来陛下也记得那场鹿鸣宴。”李大人一副怀念的模样。

文德帝指着他,调侃道:“朕记得爱卿在那场鹿鸣宴上,表现得不怎么样啊。”

李大人释然一笑,“陛下说的对。微臣于诗词一道,不及三元公多矣。”

文德帝哈哈一笑,笑过之后才说道:“你倒是老实。这位三元公,现在什么情况?可还活着?”

众臣缄默。

他们哪里知道三元公杨元庆是不是还活着。

这时,一位年轻官员不太确定地说道:“听说被流放西北,应该还活着吧。”

文德帝嗯了一声,接着朝常恩看去。

常恩忙说道:“启禀陛下,三元公当年牵涉谋反大案,本该砍头。先帝怜惜他的才华,改为流放西北。算算时间,差不多有三十年。是否还活着,老奴这就找人问问。”

李大人却突然出声,“想来三元公应该还活着。三元公身份毕竟特殊,他若是离世,西北当地官员不敢隐瞒,定会上本报告此事。这些年,通政司不曾收到过西北送来的报丧文书,想来他必定还活着。”

“还活着吗?”文德帝似笑非笑。

有官员知机,便开口说道:“这么多年过去,也不知三元公还剩下几分才学。”

“今儿若是三元公在场,定能做出几首应景的诗词。”

“陛下要不要将三元公召回京城?”

不知是谁提了一句。

文德帝哈哈一笑,不置可否。

三元公的话题,于是到此为止。

……

等到游园结束,文德帝回到兴庆宫,屏退左右,只留下常恩在身边伺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