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铃木厚人:这个坑太小了,咱们把它挖大一点吧(上)(3/5)

现场的四个霓虹人中铃木厚人年纪最小,此时还在读本科呢,所以他直接被汤川秀树排除在了可以交流讨论的人选之外。

剩下的汤川秀树本则主要精通于π介子以及相关核力理论,可以说他将前半生时间都梭哈进了π介子的相关研究,电子中微子接触的并不算多。

剩下的朝永振一郎的方向在于电子色动力学,更多还是侧重框架性的推导。

所以四人之中,只有小柴昌俊的研究方向最为特殊——他的方向是标准的中微子相关。

实际上。

现场的这四人都不知道,如果再把时间往后推上个二三十年,小柴昌俊还会成为第一个截获由超新星爆炸所释放的中微子的科学家。

未来他获得诺奖的成就之一也是宇宙中微子的相关研究,霓虹的神冈中微子探测器也同样出自他手。

可以这样说。

小柴昌俊整个人就是中微子的形状了

因此面对涉及到电子中微子的问题,汤川秀树最先寻求的自然是小柴昌俊这个专家的意见。

“.”

接着小柴昌俊沉默片刻,组织了一翻语言,缓缓说道:

“怎么说呢电子中微子是已知三种中微子的一类,1930年的时候被提出存在的可能有,五年前被莱因斯教授团队正式发现。”

“这种粒子在运动轨迹中通常有一个超过90°的大回转,它具备两种不同费曼图和电子进行作用——这是它在物质中的质量本征态和真空中不一样造成的。”

“正因如此,它才会叫做电子中微子。”

汤川秀树微微点了点头,将话题范围再次缩小了一些:

“那么小柴桑,电子中微子在耦合这块的情况呢?和我提出的汤川耦合理论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关联?——我这些年的重点一直都在介子层面,中微子了解的确实不多。”

“耦合啊.”

小柴昌俊思考的时间更长了一些,同时一边思考一边还摇着头:

“印象中似乎没有实质数据,毕竟中微子和介子是两种概念”

眼下这个时期的物理学界虽然没有完全发现61个基本粒子组成的微粒模型,但中微子和介子的关系多少还是已经认知清楚的:

中微子是费米子,它仅通过弱力和引力参与相互作用,它是电中性的,并且静止质量非常小。

介子的静质量则介于轻子和强子之间,是自旋为整数、重子数为零的强子,同样可以说是比电子重的带电或不带电的粒子。

介子是一种亚原子粒子,通过强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此前提及过在如今这个年代都发现了两百多颗的强子之一。

它种类包括带正负电的以及中性的π介子,带正负电的以及中性的k介子以及η介子。

只是比起其他强子,介子的性质要更加特殊一些——它们会负责传递核力。

也就是说核力是一种交换力,它通过交换介子发生作用。

其中π介子的发现人,便是小柴昌俊面前的汤川秀树。

一般情况下。

中微子+正电子可以生成正介子,中微子+负电子生成负介子,中微子+正电子+负电子生成中性介子,除此以外二者基本上没有太大关系。

就像相同的血红细胞可以组成男人也可以组成女人,而男女之间的属性差别和血红细胞其实是没啥直接关联的.

但是说着说着。

小柴昌俊忽然想到了什么,整个人忽然猛地看向了汤川秀树:

“等等,汤川桑,说起耦合这个情况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汤川秀树连忙问道:

“什么事?”

小柴昌俊沉默了几秒钟,缓缓说道:

“汤川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去年我们研究所对电子中微子的数学计算中,曾经在某个相同波峰附近似乎出现过一个很诡异的数据项。”

“这个数据项在物理性质上带着电负性,属于一个数学上的额外项。”

“只是那次计算不同于前一段时间的的南部模型推导,只是一次规格不高的内部课题或者说内部的讨论,参与者只有十个人不到,大多都是我们研究所的研究员甚至学生。”

“所以当时我们以为这个额外项只是误差所以就没有太过在意,但今天你一提到耦合这个概念,我就忽然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也就是这个数据项其实是某种低速耦合在数学上的表示,但它的情景和常规的汤川耦合并不一样?其实它预示着另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听到小柴昌俊的这句话,汤川秀树整个人顿时瞳孔一缩:

“红豆泥?竟然有这么回事?”

早先提及过。

汤川秀树提出的汤川耦合理论一直都是一种低速情景的定理——也就是所谓的【科幻】分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