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U2:洒家这辈子值了(感谢犁在剑走之后的盟主!)(2/2)

这tmd玩毛啊?

自己这头连思路都没确定,于敏居然直接把答案拿了出来

要知道。

钱五师的那份实验报告此前算是国家绝密,由专人看护,哪怕是钱秉穹想要查阅都要事先申报才行。

换而言之。

于敏只可能在分组之后,才会第一次知道那份报告的存在,以及看到详细内容。

而就在这短短的十多二十分钟内。

他不但理清了具体思路,还列出了方程并且解出了答案。

最后甚至还有时间在徐云边上看了会儿戏?

这tmd不是挂是啥.

不过想到于敏能够搞出于敏构型,这些事儿似乎也没那么难以接受?

毕竟和于敏构型比起来,这种情况的难度还是要远远不如的。

随后徐云又想到了海对面的u2。

也不知道哪架u2会这么非酋.或者说欧皇,有幸能够死在如此多的通天代手里.

真·这辈子值了。

“.”

又过了一会儿。

徐云将自己内心的惊讶收起,把注意力重新投回了现实。

毕竟惊讶归惊讶,该做的事儿还是得做的。

于是很快。

徐云便拿起笔,对于敏给出的三组数值进行了演算。

在于敏给出的参数中。

ma指的便是马赫数、

aoa是攻角、

rec则是

临界雷诺数。

其中雷诺数字如其意,是一种以雷诺命名的数值。

当时雷诺根据大量的实验发现,由层流转变为湍流的转变过程非常复杂。

这个过程不仅与流速v有关。

而且还与流体密度p、粘滞系数μ和物体的某一特征长度d——例如管道直径、机翼宽度、处于流体中的球体半径等有关。

最终他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因素,引入一个无量纲的量pvd/μ。

后人把这无量纲的参数命名为“雷诺数“。

流体的流动状态由雷诺数决定,雷诺数小的时候是层流,雷诺数大时是湍流。

也就是.

流速越大,流过物体表面距离愈长,密度越大,层流边界层便愈容易变成湍流边界层。

相反。

倘若粘性越大,流动起来便愈稳定,愈不容易变成湍流边界层。(最近因为防盗来的读者比较多,这里解释一下,这种抛概念真不是水文,而是后面会用到,但要是在后面一次性抛出来那整章就都不用写正文了,所以隔几章抛一个。)

接着很快。

徐云便将这几个参数代入了方程里。

“=°rec=”

“那么自由来流参数就是”

“边界条件引用559章倒数第二个公式,可得通用参数是”

“最后代入收敛准则,表面压力分布是”

“第一个式子对上了,截面间能量守恒,所以计算出来的l0应该是。”

写到这里。

徐云便停下手中的笔,开始对照起了钱五师的表格。

钱五师这份表格的实质样本来自海对面的弹道风洞,如今这个时代全球拥有弹道风洞的国家仅有三个,并且不包括华夏。

这也是为什么这份资料会被列作如此高规格档案的原因。

接着很快。

徐云便在文件上找到了ma=的对应l0数值。

其赫然便是.

毫无疑问。

于敏拿出的这三个数值,确实是精确的解。

徐云:

“.”

白活了.jpg。

随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徐云这个小组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画风,交谈内容差不多是这样的:

“大于,中等间隙b和c区要做个柯尔莫哥洛夫尺度能谱的笔算,所以得先计算一下耗散率.”

“不用算了,%,韩立同志你验算一下吧。”

“.大于,波数由速度的所有大尺度分量累计而成的,v^k是速度的傅里叶系数,所以要进行多次放缩”

“不用吧,韩立同志,我们只要假定对于任意固定的k,所有大于    1/k的尺度的累计耗散当是2νΩk≤2νk,其中e→0,当ν→0时,Ωk就可以直接被算出来了喏,你看。”

“那这个不规则的时速度场.”

“这也简单,假设一个固壁对流体的剪应力,然后写出接触面积的乘积再导一导不就行了?”

实话实说。

从第一次穿越到现在。

徐云头一次产生了一种怀疑人生的微妙情感:

他仿佛化身成了那个被带飞着的土著,而身边的于敏才是那个穿越者。

几乎只要徐云一提及思路。

于敏便能迅速给出对应的答案,并且精准度很高很高,哪怕出了错也很快就能纠正过来。

于是乎。

在于敏的‘协助’下。

徐云几乎不怎么费力,就顺利解决了自己所负责的问题。

难怪那么多人喜欢躺赢,这种感觉是真的爽啊.

在徐云小组完成计算任务十分钟后。

钱五师亲自负责的背压比也有了结果。

背压比。

军圈或者航空航天的爱好者应该都知道。

无论大型的航天液体火箭,还是一些现代的战术导弹,甚至现代化的第三代以后的战斗机。

它们在开加力以后喷出的火舌.也就是尾焰,外观大多都是一节一节的。

这是飞行器的发动机马力全开时,喷流速度超过音速的一种物理现象。

这种现象专业上被叫做马赫盘或者马赫环,属于翻译上的出入,属于很常见的释义问题。

它由尾喷流产生激波引起,在空气中形成连续的膨胀波和压缩波系。

而这些胀波或者压缩波在数学上的计算推导,便与背压比有关。

诚然。

背压比这个概念常见于喷气式飞机的喷管,导弹领域.尤其是小型导弹考虑背压比的情况并不多。

但别忘了。

钱五师他们这次设计的导弹需要极其精细的气动结构,背压比则关乎超声速轴对称在现实情景的落位——具体方程此前已经提及过了。

因此背压比的计算,便成为了一个很关键的一环。

接着钱五师将自己的计算结果与徐云于敏的成果并排放到面前,开始做起了汇总。

“r(l)/l    =    /l^3    =    ”

“流场参数分布及前缘曲面激波间隔是、、”

“前体进气道的总收缩比为,其中包含了前体压缩部分,进气道的总收缩比为    ,内收缩比为    ”

“质量加权马赫数的分布在左右,压升系数基本在20以上,总压恢复系数在攻角等于2°的时候最大,其余状态均接近”

钱五师的目光飞快在这些参数上掠过,细长带着老茧的右手飞快在演算纸上进行着勾画。

每扫过一项参数。

他的右手便会在五秒内画出对应的图形。

这是他花了三十年时间积累下来的超常能力,若是没有点本事,钱五师怎么可能被海对面如此看重?

如果说于敏是一台人型计算机。

那么钱五师就是一台人型分析仪。

每个参数从进入视网膜在后方成像的那一刻开始,便被钱五师的大脑进行了高速解析。

看着钱五师快速在纸上跃动的笔尖。

旁观的徐云心中,忽然又冒出了另一股情绪。

这股情绪有些微妙。

它并不是吐槽欲,也不是空灵的感动——徐云还没感性到那种地步。

这股情绪怎么说呢

聪明的同学应该都还记得。

在过往的三个副本中,徐云都曾经组织过一轮甚至多轮的数学运算。

例如小牛副本里。

他和小牛推导过二项式的化简,讨论过无穷小的问题。

在老苏副本中。

他与贾宪等人一起计算过望远镜的参数,又在小赵夺位后找到了上百位精通数算的古人计算起了飞机的设计参数。

在小麦副本里。

徐云则和高斯、黎曼、狄利克雷等人一同计算了冥王星的轨道,一年后又计算出了神王星的轨迹。

但无论是以上哪一次的计算。

徐云不至于说是独自carry吧,但几乎都处在主导或者准确点说是指导性的地位。

在这些过程中。

徐云就像是1850副本中被奖励的玉玺一样,内心其实是有些孤独的。

他的身边没有可以真正与他对上频率的同行者,哪怕是高斯黎曼和小麦也不行。

可这一次却不一样。

徐云虽然依旧指出了某些方向,但他的身边出现了可以跟上他思维甚至优化他思维的人。

当这些人的身份加上【新华夏先辈】这个定语后

徐云忽然发现自己身边有了些许温度,而不再是喧嚣的寒风与孤寂的星空。

或许这就是.

集体的力量?

二十分钟后。

一张线条简易但结构复杂的素描草图,赫然出现在了三人面前。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结构。

它通过流线追踪方法,从基于近似理论最小阻力轴对称体的流场中获得最小波阻锥导乘波体、

乘波体激波呈现向外凸起的外锥特性,紧密贴合在三维进气道唇口前缘上。

同时乘波体自身的乘波特性未受到置入其流场内部进气道的影响,激波紧贴前体侧缘;

进气道自身的激波则呈现内锥特性,凹向内侧,且紧贴进气道前缘。

三维内转式进气道则通过与乘波体匹配的捕获型线,从轴对称曲面内锥流场中追踪获得。

同时采用型面渐变技术获得隔离段出口为圆形的内压缩通道,流量捕获率可以达到。

用后世的术语来描述就是.

【总压恢复系数和压升特性在较好范围内。】

说实话。

由于其他三个小组的成果还没汇总的缘故,这张草图的结构并不完整:

它描绘出的只是导弹结合口的内外构造。

但在钱五师这种专业人士的眼中。

它便是一张极其精美的导弹初版设计图。

只要【这样这样再那样】,它就能成为一枚真正的导弹。

换而言之.

导弹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解决了。

呜呜呜——

而就在钱五师画好设计图后不久。

窗外便响起了急促的警报声。

听闻此言。

原本还在看着设计图的徐云,下意识便抬头看向了窗外,同时眉头微微一皱:

“奇怪.这才几天啊,u2怎么又来了?”

“没什么好奇怪的。”

徐云话刚说完,他身边的钱五师便摆了摆手,无所谓道:

“多半是因为某些人在首都那边找不着我,所以就急着来西北这儿看看了吧。”

“类似的情况还挺常见的,上次我偷偷去浙省吃了次西湖醋鱼,u2就在西北绕了整整三天呢。”

徐云顿时一愣。

某些人找不着钱五师?

不过很快。

他便明白了钱五师的意思。

是哦。

从气象多普勒雷达出现开始。

孙俊人、罗沛霖、王老.加之这次的钱五师,已经有多批‘援军’从首都来到了基地。

这种阵容看起来相当豪华,但首都那边却会出现一个情况:

他们家门口的脚夫、商贩或者面馆老板总之肯定有某些披着正经职业但不怀好意的人,发现他们每天要跟踪的目标不见了。

这种情况下。

海对面提高u2出航的频率,倒也合情合理。

想到这里。

钱五师忍不住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窗边。

他先是看了眼窗外正在搬着被褥之类‘道具’遮掩雷达的副业队员,又抬头看了眼天空。

他的目光仿佛透过基地上方湛蓝的天空,穿越了数千公里,看到了一架正在朝基地驶来的黑色侦察机:

“抓紧时间多飞几次吧毕竟要不了多久,你们就永远不会有进入我们领空的机会了,永远.”

注:

大家要是手上还有月票就投点呗,要是能保持在月票钱五师,下个月成就点可以+1000,这本书应该就能上荣耀一星了。

虽然现在荣耀一星有些烂大街,以至于一个黄金盟就能直接两星了,但真正不靠氪金上一星的书其实并不多,咱们这是实打实的一星勋章,所以求月票!

另外感谢犁在剑走之后打赏的盟主!

推一本朋友的书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