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神仙聚会(上)(3/5)

比起这个中文名,alkexander

polyakov这个名字应该更加广为人知一点儿。

他在二维共形场论有着开宗立派级别的贡献,1986年的时候曾经获得过狄拉克奖章。

无论是普利雅科夫作用量还是共形自举法,都是奠基性的工作。

他没有获得过诺奖,但这不是因为他不够资格,而是因为诺奖更加看重于成果。

遑论他名气和地位,他甚至要超过80%的诺奖得主。

知名物理学家朗道曾做过一个物理学家排名表,从0到5按照创造力的对数标定,或称朗道标度。

朗道排名是对数坐标,每隔一级相差十倍。

0流最高,5流最低。

朗道认为小牛是0流物理学家,无人能比,意为“神”

爱因斯坦则是流物理学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玻尔薛定谔海森堡狄拉克费曼等人为1流,是顶尖物理学家。

3分则是“平庸的物理学家”。

4分则是“勤劳的笨蛋”——实际上,不少被评4分的物理学家拿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例如早期的华夏知名物理学家赵忠尧,就是解释硬伽马射线散射理论的那位大神,发现了正电子的华夏人,他也仅仅被朗道评为4分——他和安德森的成果只差了很小很小的一步,要知道,那可是1932年的华夏人。(赵忠尧先生的事迹碍于篇幅不好在这边多说,建议各位可以百度一下,华夏核物理的真正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有八个是他的学生,可惜去世时间早了一年,不然勋章必有他一份)

最后。

普通物理学家被定在5流。

意为“愚蠢的傻子”。

朗道一开始给自己评为流物理学家,拿诺奖后给自己改为2流物理学家,

在去世前给自己又改成流物理学家。

可惜朗道在1968就去世了,无法为后人继续评级。(原件可上physics

today搜索“new

einsteins

need

positive

environment,

independen

spirit“)

但如果按照朗道的标准划分。

波利亚科夫客观来说大约能排在流左右。

极端点甚至能达到......

流。

另外顺带一提。

现在有很多人用朗道排名来作为武器,抹黑说杨老没有进朗道排名前百,所以杨老徒有虚名。

实际上的真相是什么呢?

朗道第一次搞出排名的时候杨老tmd才27岁,刚从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毕业。

能进前百才离谱好不好.....

至于杨老获奖后,朗道就没修改过排名了——因为这个排名相当于他自己做着玩的,只在小圈子里传播。

即便是高傲固执如朗道本人,恐怕也没想过自己的排名会具有如此的权威性,还被拿来用作攻击杨老的武器。

这事儿也算是典型的语言的两面性吧。

本身表述的话并没有错,但表达出来的意思和真相截然是两码事——就和所谓的“强如巴西,在世界杯上也只赢过华夏队一次”一样。

视线再回归原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