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真正的计算机之父(3/5)

不过越听他眼睛便瞪得越大,到最后更是一把抓住斯文男子的手,追问道:

“伯爵先生,您说的是真的?”

斯文男子笑着点了点头,丝毫看不出一位伯爵的风范:

“没错,来人是我在教书时认识的一位剑桥大学的朋友,现在他在剑桥大学担任卢卡斯教授,叫做乔治·斯托克斯。”

“由他传来的信息,想必还是非常可靠的。”

小老头认真的看了他一眼,追问道:

“你确认是与分析机有关?不是三一学院组织的校友聚会之类的事情?”

斯文男子看了眼同样面露期待的妻子,胸脯一挺,肯定道:

“确定与分析机有关,查尔斯先生,您看我们什么时候出......?”

话音未落。

小老头便一把拽住他的手,快步往外走去:

“肘,我们去剑桥!”

............

小半天后。

剑桥大学。

三一学院。

法拉第办公室。

此时此刻,这间办公室已经被改成了一间会客室。

斯文男子、小老头、名叫阿达的女子坐在一边。

徐云、高斯、法拉第三人坐在另一边。

黎曼和小麦则站在徐云三人身后,负责端茶倒水。

看着面前局促中带着希冀的阿达三人,徐云的目光不由有些微妙。

在他穿越来的后世,有这么一句话广为流传:

男女没有纯友谊,异性闺蜜必出事。

这句话在普众化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准确的,在成人领域中,异性闺蜜往往有一方存在某种特殊的想法。

不过在人类的历史上,却有这么一对男女组合。

男女双方都各有家室,二者之间却在相关领域合作的亲密无间,并且从未跨过雷池半步。

没错,这对组合就是......

凤凰传奇。

咳咳...错了错了。

这对组合就是查尔斯·巴贝奇,以及阿达·洛芙莱斯。

与此同时。

他们也是人类计算机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两位先驱。

世人皆知图灵与冯诺依曼是计算机的奠基者,但鲜少有人知晓,真正符合‘计算机之父’定义的人......

正是徐云面前的这个小老头,查尔斯·巴贝奇。

其实吧。

巴贝奇、图灵、冯诺依曼几人的关系,看过咱们这本书的同学应该比较好理解:

就像汉斯·利伯发明了望远镜,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一样,有些概念是可以在具体名目下细分的。

比如查尔斯·巴贝奇是‘通用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是‘现代计算机之父’。

图灵则是‘计算机科学之父’。

三者的领域各有不同,地位也并不冲突。

不过遗憾的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命运使然,这三位的结局都不太好。

比如冯诺依曼是癌症去世,享年不过53岁。

图灵的死则更加众说纷纭,他在41岁那年自杀身亡,而他死前遭遇过极其强烈的舆论攻击——因为他是一位同x恋。

考虑到这年头lgbt比较敏感,此处就不多赘述了。

而最倒霉、最凄惨的。

无疑是查尔斯·巴贝奇与阿达·洛芙莱斯这对组合了。

巴贝奇1791年出生于伦敦,在剑桥读书的时候数学成绩极佳,与天王星发现者威廉·赫歇尔的儿子约翰·赫歇尔一起组建了分析学会,并且竭力复兴英国数学。

毕业后的巴贝奇也从事起了数学研究,还参与了皇家天文学会的建立,一度被视为英国的‘小高斯’。

但在1820年。

一个意外冒出的念头,彻底改变了巴贝奇的一生。

导致这个念头出现的直接原因很简单,叫做数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