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同僚关系(1/5)

对于翰林院的官员来书,编纂史书、典籍无疑是刷声望争功劳的好方法。(..L

杨廷和就是因为编纂宪宗实录有功从而得到擢升,从此平步青云的。

陈澜这么问,明显是向谢慎示好。

相较于编纂《大明会典》,谢慎对于陈澜提及的另一件事显然更感兴趣。

内书堂是专门供宦官太监读书的地方,挑选的都是十来岁的小太监。

如果说翰林院是培养内阁成员的地方,那内书堂就是培养司礼监太监的地方。

去内书堂教习的,大多是新科修撰、编修。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为了增进翰林院修撰、编修和内书堂太监的感情。等到翰林院修撰、编修熬够了资历能够进入内阁参与政务,内书堂的那些读书的小太监差不多也到了能够进入司礼监的年纪。届时内阁和司礼监便能够融洽相处,不至于相互之间产生太多的偏见。

当然,这不是说天子希望翰林院的官员和内书堂的小太监产生过多的联系,其中分寸还是比较难于拿捏的。

陈澜面容白皙,身材高挑,身着官袍更是衬显得十分俊雅。

谢慎暗暗啧叹道好一个俊俏倜傥的公子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