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贾诩论凉州(2/3)

马云禄想了想,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心中的抑郁去了大半。

天子虽然有皇后,有贵人,但那几个都不在他身边。在美稷这么久,也没见他召过谁侍寢,的确很容易让人误会。

“天子并非好色之人,召我也许真是只是谈谈人生?”马云禄看看眼前的妆具,突然心中一动,全部收了起来,塞到行囊里。

——

刘协与贾诩对面而坐,闲聊一些凉州的风土人情,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准备一些可能用得上的预案。

“金城向西,直至西海,就是西海道,又称羌中道、湟中道,比河西道更早。开河西后,这条路大不如前,但湟中羌人还是习惯从这条路往来,并未断绝。”贾诩呷了一口茶。“韩遂宁可放弃灵洲,也不肯放弃金城,就是看中了这条商道与羌人联络方便。相比之下,北地的东羌与他没什么交情,弃了也就弃了。”

“韩遂要的只是利益?”

“利益为主,实力是为了保证利益。只要陛下不动他的根本,他还不至于跳墙。”

“那将来重开河西商道,这条西海道受到影响了,他能答应?”

“的确会有影响,但只要操作得当,应该不至于引起韩遂过于激烈的反应。”贾诩不紧不慢,如说家常。“陛下本非与民争利,而是藏富于民,受益的是所有人,包括羌人在内。既然如此,就算韩遂有所不满,羌人也不会支持他。”

贾诩手指屈指,思索片刻,又道:“万一有人不识时务,非要跳出来,陛下亦不妨杀一儆百,让他们知道朝廷威严。”

刘协表示同意,贾诩的建议几乎不出他的预料。比起朝廷,贾诩更不希望凉州出现韩遂这样的人。一旦韩遂再次反叛,不仅会对凉州的实力造成分裂,也会让早就不满的关东人找到理由。

“先生,你听过宋建吗?”

贾诩眉梢轻轻一颤,随即又恢复了平静。“臣和宋建曾是同僚。”

刘协愣住了。贾诩和宋建居然是同僚?

见刘协讶异,贾诩笑了。“他曾是段公的义从,李文侯、北宫伯玉之流也是,还有一个更有名的,陛下也许听说过。”

“谁?”

“中平四年西凉之乱的首恶,汉阳人王国。”

刘协彻底震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