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任重道远(2/3)

这件事看起来很难,却也并非全无机会。

至少在西河,是没有太多阻力的。

这儿能算得上世家的,也就是他们父子。能算得上豪民的,也不过裴茂、荀攸等寥寥几人而已。其他人大多出身寒微,就算有点家世,暂时也不是天子要抑制的对象。

如果在兼并出现之前就解决,不失为治本之法。

杨彪考虑了一番,决定先和杨修商量。

天子的意思很明白,他最多只是开个头,杨修才是天子寄予厚望的中坚力量。

毕竟杨修比天子年长不了几岁。

如果注定这是一项长期推行的政策,执政者的年龄就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以免人亡政息。

由他们父子相继,也许是天子最佳的选择。

杨彪心中涌起豪情,大步前行。

卫尉马腾正带着几个骑士,在附近巡逻。见到杨彪,连忙上前行礼。

虽然都是九卿,但马腾在杨彪面前极其恭敬,再三表示杨彪家学渊源,教子有方。经过杨修的指点,马超总算有了一点长进。

得知杨修与马超交好,杨彪多少有些意外。

以前的杨修别说与马超这样的武夫相交,说话都不太可能。

辞别马腾,又向前走了百余步,又看到蔡琰正在河边的草地上教礼,一群少女跟着她前进后退,左盘右旋,学习礼仪。站在最前面的,正是吕布的女儿吕小环。在吕小环的旁边,站着一个与蔡琰年龄相当的少女,身材高挑,相貌俊美中带着几分英气。

看到杨彪,蔡琰停下,向杨彪行礼问安。

杨彪与蔡邕不仅是同僚,而且是好朋友,算是蔡琰的长辈。

吕小环等人有模有样,向杨彪行礼,一一报上自己的姓名。

杨彪这才知道,那个少女叫马云禄,是马腾的女儿,刚刚入仕为郎。

其他几个女子也是此次立功汉胡将士的女儿、妹妹,因父兄的功劳,被拜为羽林郎。在入仕之前,由蔡琰教以相关的礼仪。

“她们都能骑射?”杨彪忍不住问道。

蔡琰抿嘴浅笑。“并凉近边地,不比中原,女子能骑射者甚众。杨公若是有闲,不妨让她们演试一番,请杨公校阅。说起来,杨公身为大鸿胪,匈奴女子也该由杨公过问才对。”

杨彪瞅瞅蔡琰。“昭姬,能者多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