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除恶务尽(2/3)

“令君父子忠勤,朕甚是感激。”刘协说道,神色凝重。

裴茂连忙行礼。“陛下言重了,这是臣等所当为。”

刘协一声轻叹。“有一句话,朕想听听令君的意见,还望令君直言相告。”

“臣不敢当。请陛下示下,臣当竭尽所能,为陛下解忧。”

“对卫氏、范氏的处理,你有何看法?”

裴茂心里咯噔一下,骤然紧张起来。

真正的考验来了。

他之前就因为对卫氏、范氏有偏袒的嫌疑,遭到士孙瑞等人的严厉批评。

士孙瑞刀下留人,放了卫氏、范氏一条生路,天子一怒之下,将士孙瑞免为北军中侯,并因此与公卿僵持数日,可见他欲杀卫氏、范氏立威之心甚炽。

此刻突然问起此事,莫不是心有不甘,想再起波澜?

一个回答不慎,不是引起杀戮,成为河东罪人,就是让天子对他的忠诚有所怀疑,之前积累的好感毁于一旦。

不管是哪种结果,对他来说都非常不妙。

裴茂的额头沁出了冷汗,被城墙上的风一吹,遍体生寒。

刘协微微侧身,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裴茂,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你不是想要机会么?朕给你一个机会,看你能不能接得住。

士孙瑞先斩后奏,放过了卫氏、范氏,迅速缓解了形势,却也留下了隐患。

以平叛为机,打击一批河东大族的计划无疾而终。

河东大族献粮,解决了当前的粮食短缺问题,可这只是一时权宜之计,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土地还在他们手中。

他没有坚持之前的计划,只是顺势罢免了士孙瑞,有两个原因:

一是大量人口的流失使土地的缺口暂时没那么严重,抛荒的土地足以安置即将招抚的白波军,所以没必要在很多大臣都反对的情况下一意孤行,激化矛盾。

二是士孙瑞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是主观上有意抗诏,而是他觉得这么做最有利。

简单地说,就是他的动机是好的,只是选择了另一种方法。

坚持追究士孙瑞的责任,只会让老臣们心寒,不如顺手推舟,解决另一个问题,延滞大臣们争夺的计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