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有苗不愁长(2/3)

资源税、增值税、所得税、个税、工人工资福利、短途运费、长途运费、水电、油钱,捐款,这个费那个费的,哪样不得钱啊?

楚杰克还真不是哭穷,现在的一两个亿,对他还真是一笔大钱。

这才刚开始,一分钱回头钱没见到,自己好几个亿就扔进去,

原来准备的五个亿,都有了用处。

等到他的四大工程开始建设,那就是每天烧钱,五个亿够不够烧的,还两说着呢。

他就是想叫港务局也投资一些,一是减轻自己的负担,二是借此把港务局栓进来。

可是吴殿平这个鳖犊子就是不上当。

楚杰克想拉港务局入局,也是无奈之举。

赛拉市的开发越深入,遇到的困难就越大。虽然楚杰克事先做了很多调研和准备,但是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仍然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各种成本急剧上升。

比如安全成本,就出现了赫拉格问题,他不得不花费时间、精力、金钱来应对。

他得花大钱养一只警察队伍和海岸警备队。

比如人文成本,他必须搞一些民心项目,象学校、旱稻、猴面包树这样的项目,来争取部落和当地居民的支持。

没有金融机构,不得不把账户设在俄比亚的首都雅迪斯,这增加了财物成本。

没有港口和机场,进出口需要走俄比亚的通道,这段陆上交通,又加大了成本。

没有通讯网络,经常得使用卫星电话。通话一分钟话费就是一美刀。

主叫收费,被叫的时候也收费。

有时候甚至得到俄比亚境内跟国内联系和传送文件。

更多的还是物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几乎所有的建筑材料、设备、管理、技术人员,都得从国内进口。

抛家舍业的,到这种危险、落后、艰苦的地方来工作,自然得给高工资,高待遇。

至于各种物质,更是叫人头疼。

遥远的路途,运费就是天价。

即使这样,有时候也会遇到想不到的问题。

比如水泥这个极为普通的建材,在非洲就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或者说事故。

普通的水泥在国内,也就三百来元一吨,即使加上运费,到了非洲,相比那些欧洲进来的水泥,价格仍然具有优势。

那么用国内的水泥不就行了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