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优势资源(2/2)

所以也就不指望他能有什么见识,提出什么建议。

“主要是两点,一是牧业资源,主要是骆驼资源。二是临海的优势,渔业资源。”

“所以,就要发展骆驼产品加工和鱼类加工业,产品面向中东、东亚、欧洲市场。”

“按照世界贸易组的规则,苏马里的产品进入这些市场,具有优惠安排,市场准入门槛很低,关税也很少。”

“加工和冷冻,需要电力,所以就要建设发电厂。发电厂需要燃料,所以要先建设煤矿。”

“这是产业链方面的原则。另一个原则,就是增加税收和就业原则。”

“有了就业,人们有了收入,才能消费。消费得越多,生活水平就越高。”

“有了税收,才能办学校,办医院,修桥修路,才能给警察开资,给公务员开资……。”

“政府有了钱,才能兴修水利设施,提供大量的人畜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有了足够的水,才能种更多的地,更多的菜,养更多的牛羊……。”

“那发家致富奔小康呢?”

楚杰克站起来,很不得踹死眼前这个二货。

“马丁,发家致富的标志,小康生活的标志是什么?”

“吃的好,穿的好,有钱。”

“到工厂里工作挣工资,不是钱么?多养几头骆驼,几只羊,不是钱么?”

“哦,我明白了,你这是绕着弯儿发家致富啊。”

绕弯儿了么?没绕弯儿啊。

中土人不也是这么干的么?只不过开煤矿,建设发电厂,是提供最起码的基础设施,通过电,来把各种要素激活而已。

“马丁,你可真够聪明的,这么高深的道理,你一下子就能理解。真不愧在中土留学一回。”

“客气,客气。不过,拉马那里距离拉特市有点远啊,别的地方有没有煤?距离拉特市近一点儿的地方最好。”

要说你是个二货,你还不服气,就这脑子啊……,唉,还是给他科普一下吧。

“别的地方虽然有煤,但是储量没有拉马多,关键还是两外几点原因。”

“首先,拉马那里开采条件好,露天开采,挖开地皮就是煤。在开采成本和安全上,具有巨大的优势。”

“第二,拉马距离赛拉近,在那里就地建设发电厂,往赛拉输电方便快捷。”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拉马镇属于赛拉市的管辖范围之内,将来在管理上非常方便。”

马丁似乎发现了什么问题。

“杰克,你口口声声说赛拉,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咱们将来的据点,就在赛拉。创业的起点,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发动机,就在赛拉。”

“不对啊,应该在拉特市。这里才是首府啊。”

“好吧,马丁,我就接着给你科普,为什么选择赛拉,而不是拉特市。”

首先,虽然现在的赛拉只是一个小渔港,但是那里具备建设大港口的条件。

只要港口建成,塞拉就能成为面向世界的门户,跟全世界联系起来。

这个区位优势,是拉特市这个内陆城市不具备的。

其次,赛拉濒海,海上的鱼获可以就近在塞拉加工,出口,这也是拉特市所不具备的。

最重要一点,目前的赛拉远离拉特市这个拉特兰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不重要,拉特兰的权势人物,在那里没有什么利益,不重视那里。

但是在拉特市就不一样。

拉特兰州的所有权贵们,几乎都集中在这里,利益盘根错节,想在这里做出一番大事,必定受到各方掣肘,争夺激烈。

不管是马丁家内部兄弟姐妹之间,还是外部各方势力,都是如此。

在赛拉,就没有这些顾忌,可以尽情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