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3/3)

遗憾的是,由于之前城里过于混乱,部分精明的投机倒把分子,见机不对,伪装成顺民,隐藏了起来,一时难以一网打尽。

颜醉在北济城呆了不到半个月,待城中秩序恢复,第一批吏员接管北济城城主府的行政工作后,他便马不停蹄地返回了渊流城。

三座城池之间,不再限制人口流动,经历过这次动乱,不少北济城平民听说了渊流城优惠的税收政策,以及优渥的物质生活,决定亲眼去见识一下,人们口耳相传中的美好生活,究竟是真实存在,还是吹嘘出来的。

药材铺的秦家人是最先踏上迁徙之路的一批。

他们用一元面额的渊流币,在城里换了一辆马车,跟随着迁徙的大部队,一同朝着渊流城的方向前行。

刚刚离开北济城时,目之所及皆是抛荒的黄土地,杂草丛生,偶尔路过村庄,也只能看见衣不蔽体的贫民,面黄肌瘦的农夫,几乎看不见老人与小孩。

渐渐的,众人行至中段时,终于看见了有土地开垦的迹象,黄土地与黑褐色的田地交杂,偶尔有戴着草帽的农民在地里挥动锄头。

秦氏妇人坐在马车里,挑着马车帘往外看,显出几分高兴的神色:“我看见前面有炊烟了。”

她的丈夫坐在车门前赶车,心里略略松了口气,只要有田地,有人种,说明至少渊流城的农民日子还过得下去,他们还能重操旧业种植药草。

马车一路往前行驶,夫妇两人所见到的炊烟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田地、农庄从最开始东一块西一块的零散,逐渐变得整肃、规模化。

大片金灿灿的麦田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妇人好奇地左右四顾,她从来没见过长得这么高、长势这么好的麦子,整齐得仿佛用尺子丈量过。

妇人羡慕地望着风中的麦浪:“这样的收成,只要能留下五成,我就心满意足了。”

丈夫没有说话,他虽对渊流城的税收有所耳闻,但常年生活在赋税繁重的北济城,他始终对此表示怀疑。

一家人在马车上渡过了一夜,第二天马车终于驶入了渊流城的近郊,夫妇两人眼前的景象再次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