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页(3/4)

周边相邻的几座城市,包括明珠城在内,顿时少了一大燃料来源,城里的木炭、煤炭价格飙升,直接导致居民烧饭取暖生活成本上升。

同时,需要大量燃料的冶炼工坊、陶瓷砖窑之类的产业,全部受到波及。

慢慢的,北地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流行起了“渊流制造”的商品,尤其是布匹,比市面上的一般布匹,价格低了两成左右。

别看区区两成的差价,对于生活精打细算的平民而言,完全足够他们放弃常买的布料,投入渊流城的商品怀抱。

火柴,是除布匹以外最紧俏的商品,货铺一上新,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它的出现,使传统的火折、火石等生火工具,直接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了这一行唯一的垄断大佬。

火柴的生产成本,对渊流城而言低廉到不可思议,城里的售价仅仅几个铜币一盒,贩卖到外城,即便价格翻上五倍到十倍不等,依然供不应求。

若说纺织业是个古老的行业,布匹商人多如牛毛,大家彼此竞争,总能分到一些市场份额,但火柴这玩意,仅渊流城这一家,别无分号。

没有沈轻泽提供的初级化学、没有专职的化学炼金实验室、没有机械思维和廉价钢铁,三年五载之内,哪怕它看上去再简单,谁都别想大量仿制。

财富,开始从周边小城流向渊流城,这一过程,起初非常隐蔽,却在缓慢且坚决的逐月递增。

渐渐的,和渊流城形成竞争关系的行业里,部分小商人、小工坊率先扛不住了,他们起初是压价,咬牙打打价格战,但很快渊流城能压得更狠,更快,这些小商人要么破产,要么转行。

这些行业当中,相当一部分是贵族们名下的产业,亏损的压力,很快从商人们转移到贵族们头上,他们开始联合起来,表达对外来廉价商品冲击的不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