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 65nm的冰芯(5k)(3/5)

是65!

真的?

媒体都报道了!

行业躁动,话费激增。

很多冰芯的员工都开始被熟人和记者变着法的致电。

“听说你们厂弄了65nm?”

“都老同学,真的假的?要是真的,我下半年就跳槽过去!”

“你还认不认老师了?听一句准信有这么难?”

下午三点半,仅仅是在报道出炉后的半个小时,方卓的电话就再也没停过。

第一个打进来的是中芯的张汝京。

张汝京是在办公室听到下属汇报的消息,他一度觉得是在开玩笑。

可是,看着电脑里言之凿凿的报道,看着下属已经几通电话的印证,他还是觉得难以置信。

没有人比张汝京更明白制程工艺追赶的难度。

中芯尽管一段时间里受到来自台记撕毁和解协议的干扰,但仍旧一直在努力追赶先进制程,眼下距离65nm试产最少还有1到2个季度的距离。

所以,他极其震惊和不解,那个前年130nm还需要中芯援助的冰芯怎么可能进步到这里?

我们中芯帮你还好说,难道你还能让台记、联电也派专家团队来帮你?

不可能的事啊!

张汝京和方卓很熟,电话打通后就直接问道:“方总,65nm?真的假的?”

“真的,38%良率。”方卓在昨天已经消化了来自邱慈云的最新消息,一天多的时间里都在思索计划时间和这一制程所能带来的变化,而面对张汝京自然没什么好隐瞒。

张汝京握着手机,久久失语。

这么一瞬间,他心里的情绪很复杂很微妙,内地半导体有了可喜的突破,但居然不是中芯?居然是冰芯?

仍旧可喜,却也怎么有些遗憾。

是中芯进度的速度变慢了?还是冰芯进度太快?

张汝京回过神来,叹息一声,想到了制程上的可能性:“你们去年的那个90nm完成试产后没有再接着研发,而是直接跳过去了?”

“嗯,不愧是张总,但也不算浪费,我们打算搞定65nm再把90nm应用在申城的三厂,用来做传感器,这个领域的压力相对会小很多。”方卓解释了下轻重缓急的安排。

张汝京十分惊愕:“这是谁做的决定?这个风险太大了。邱总吗?胡教授?”

“嗯,他们的共同决定。”方卓答道,这里的“他们”还包括了另外一位现在不便说的名字。

张汝京忍不住问道:“董事会就这样同意了?这个风险太大了。”

作为中芯的掌门人,他太知道其中的风险,万一65nm研发不顺,原先取得阶段成果的90nm也会浪费大把的时间,这里有着庞大的时间成本。

可以说,跳代研发的决定就是把企业放在刀尖上跳舞!

90nm按部就班也能获得很大收益,搞了65nm出问题,这个责任谁担?

方卓轻描淡写的说道:“我同意就是董事会同意。”

他笑道:“也还好,失败就失败,反正内地不还有中芯呢。”

张汝京再度失语,随后发自内心的感叹:“也就是你方总,也就是你个外行,也就是你啊……”

也就是你方总对冰芯董事会有绝对的话语权,也就是你个外行听别人说什么是什么,也就是你敢这样赌了一把。

似夸似贬,还是夸多一些。

张汝京又沉默一会,没有询问冰芯究竟是怎么做到,衷心的说道:“希望内地的半导体能越来越好,中芯距离65nm也不远了。”

“张总,共同进步。”方卓也是真心实意。

来自张汝京的电话刚刚结束,又一个来自申城的陌生号码打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