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引火烧身(二合一)(3/3)

方卓落下商务车的车窗,指着路口新刷漆的路标,说道:“这条路是刚改的名,现在叫玉壶路。”

“玉葫芦?”有人感到奇怪,“这附近种葫芦吗?”

顾邹军开腔:“是玉壶,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玉壶,玉壶路。”

大家听见这么个说法,后面被遮住的人专门往前伸着头去看路牌,果然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玉壶。

市政府为了这个项目竟然连路名都改了……

饶是车里有好几位大老粗,此时也感觉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华夏式浪漫。

这已经不只是一片冰芯在玉壶,简直就是赤裸裸的一腔诚意在冰芯了。

“不愧是咱们省里今年最大的项目啊。”

“方总,咱们市里省里真的是前所未有的重视!”

“等到冰芯完工,方总一定要通知我,我得过来拍个照,合合影。”

车里的人几乎都在真心实意的惊叹加艳羡,这种小待遇背后的重视是无与伦比的。

方卓是前天得知的路名,此刻看到大家这样的反应也有些小小的自得,他笑了两声,重新升起车窗:“咱们省里招商的力度和诚意都不错,真的,咱们皖省不算强省,越是这样越得通力合作。”

福布斯富豪如此表态,其他人自然识趣的跟进,车内氛围便是一派祥和。

只是,也有人注意到荣誉会长顾邹军和先前的态度颇有落差,似乎和方总聊过之后就有点兴致缺缺,也不知道这两人是聊了什么内容。

晚餐时间的气氛继续维持的不错,身家不菲的方卓言语之间显得没那么难接触,他聊起的企业内容又言之有物,几乎立时就成了焦点。

作为组织这趟参观之旅的荣誉会长,顾邹军吃到一半出去接了个电话,回来之后就显脸色难看。

方卓留意到了这个细节,但没有对方又遭遇了什么新情况。

等到主宾尽兴,方卓回到酒店房间,他打开笔记本稍微看了看相关新闻,立即猜到顾邹军收到的是什么消息。

——华夏社科院的十多位研究员联名发表声明,维护学术独立,声援郎咸坪教授。

不知道华夏社科院这样的机构名头能不能对上顾邹军请来的各路专家。

伴随着这个最重磅的消息,还有不少应激下场的教授、学者。

稍微算一算,这不到两周的时间,华夏经济界所有重量级的学者几乎全都发表了各自的观点,立场鲜明,相互对立,堪称是近20年来经济理论界规模最大、火药味最浓的一次论战。

这只是在聊国企改制吗?

不是。

这是在聊什么?

方卓盯着笔记本屏幕的时候陷入深深的思考,那个、那个,各位专家、教授、学者,大家还记不记得最初只是批评长虹可能存在的问题而已……

现在,几乎没有人提长虹,大家辩驳的是理论,举的例子是格林柯尔。

这一波就看顾邹军到底顶不顶得住了。

如此汹涌的经济理论舆论大战,想要分个对错明白,想要画上一个句话或者逗号,有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查一查。

反正顾邹军已经扬言不怕查,那么,有关部门恐怕也不会客气。

方卓估摸着情况,怀疑顾邹军和格林柯尔面临的调查不会太久,但他考虑更多的还是长虹的情况。

所有人都在关心顾邹军顾总有没有问题,只有自己担忧倪总是不是吓坏了。

很快,就在舆论论战堪堪过去两周时间之际,由粤省、苏省、鄂省以及皖省四省证监局开展的联合调查工作正式启动,对格林柯尔使用科龙电器资金,收购美菱电器等事件展开调查。

仅隔一天,深交所和港交所也宣布入驻科龙总部,对财务问题进行集中核查。

不同省份、不同交易所反应神速,几乎是都在同一时间对格林柯尔和顾邹军进行调查,要说这背后没有更高层的意志……方卓是不信的。

不同省份、不同交易所反应神速,几乎是都在同一时间对格林柯尔和顾邹军进行调查,要说这背后没有更高层的意志……方卓是不信的。

而且,他有点怀疑顾邹军本人是不是已经被控制住了。

方卓没有试图去验证这个事,只打算等一个几乎是大概率的事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