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为天下亿万百姓保一个平安!(3/3)

朱棣忍不住笑了,冷笑,“太子,这不正是您希望看见的局面?”

朱高炽顿时又是大汗淋漓,“儿臣不敢,黄昏是父皇的臣子,儿臣从不奢望他会为儿臣做事,儿臣希望的黄昏为父皇谋天下,为百姓谋福祉。”

这话确实有水平。

朱棣暗暗叹气,有一说一,如果不是因为老大这身体,他确实是最好的守成君王人选,叹气之余,朱棣又有些愧疚。

暗想着哪有整日去想亲儿子早死的父亲啊!

朱棣确实在担心这个问题。

在立储人选上的纠结犹豫,不仅仅是守成和开疆拓土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对儿子的喜好程度,朱棣还考虑一个事:大儿子身体不好,他若是储君,万一自己哪天死在沙场,大儿子登基没多久又挂了,那么就该是皇孙登基。

可朱瞻基还小。

到时候大明朝堂是个什么局面?

届时成为皇太后的太子妃张氏垂帘听政?或者是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揭竿而起反了,然后大明陷入内乱元气大伤,实力衰减之下还压得住漠北?

大明会不会重蹈北宋覆辙?

朱棣确实担心此事。

但盐官镇一事,尤其是黄昏早些的一个手笔,让朱棣这份担心小了许多——那就是内阁的建立,只要内阁运作良好,就是幼帝登基,大明这个帝国也有实力去耐心的等幼帝历练长大!

于是颔首道:“如此最好。”

你能看清楚朕的底线,也不枉费我将里立为太子的一片苦心。

朱高炽却道:“但却也有不好之处,父皇,哪怕您会因为儿臣接下来的一番话认为儿臣的书读进了狗肚子,也请容许儿臣说一句肺腑之言,您实在太信任黄昏了,儿臣担忧却惶恐啊,不是儿臣妄自菲薄,黄昏此子的能力,当今世间,也唯有父皇能震慑住他,若是父皇任由黄昏如此不断的高升,不断的落子,注定有一天,他会成为我大明的隐患啊!”

肺腑之言。

这才是朱高炽担心的隐患。

在说这番话时,他是太子,是大明未来的储君,不再和黄昏有丝毫利益关系,这一刻,他站在了储君的位置,放弃了一个人该具有的关于感恩的人性。

他看的是整个天下。

朱高炽,终究是一个为国之人,为了家国,他甚至愿意在这里做一个以怨报德的小人。

因为他是太子。

他要为大明朝堂保一个稳定,为天下亿万百姓保一个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