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永乐五年落幕(3/5)

黄昏无奈,只得和徐辉祖分道扬镳。

……

……

永乐五年,黄昏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不是和太子划清界限,也不是时代银行和时代商行的种种手笔,而是在榆木川上移交兵权给徐辉祖。

黄昏一度以为,凭靠自己超越大明数百年的眼光和见识,以及对历史上诸多著名战役的了解,就算没看过什么兵书,要在冷兵器时代的大明王朝永乐时期,当一个“韩信、李靖”还是不难,但永乐五年榆木川的那一场战事让黄昏明白了:他在做梦!

冷兵器时代的战事,远比他想的更复杂。

所以黄昏很快改变想法。

自己要想在军事上留名千古,大概只有打造出神机营后,采用美国某位将军的战略:超额弹药的火力覆盖。

不过这个计划还得等好几年。

于是黄昏在永乐五年的年末,想得最多的便是如何继续发展火器,如何尽快的让大明数十万雄师全部配备上火器。

黄昏回到独石关后,传递边关各城,已将兵权移交给徐辉祖,而顺天那边的朱棣在接到黄昏的飞鸽传书后,反应过来,知道高估了黄昏的军事能力,于是很快圣旨传递边关,任命徐辉祖为总兵官,执天子剑可先斩后奏。

永乐五年,榆木川的战事从入秋打到入冬。

直到下雪。

原本鞑靼只有三万骑军,不过留在后面准备攻城南下的步军在知悉马哈丹的骑军陷入包围圈后,很快主动出击来接应。

一场局部战事打成了战役。

居庸关、独石关、宣府、大同的兵力,全部调到了关外,配合榆林、玉林、归化、云州、大宁、全宁、开平、应昌等地的卫所兵力,全速在榆木川一带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而在圈内,则是徐辉祖率领一万精锐铁骑,不断的撕咬在马哈丹三万铁骑的后面,也不正面决战,采取的敌进我退,就是不断的消耗马哈丹。

很快,鞑靼三万铁骑受限于后勤,想要突围回草原深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