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医院的诞生!(3/4)

改革不能荒废!

医疗改革方面,首先是分娩流程的规范、卫生章程化,这个事有太医院的王立然、吕芗和刘忠旭等人主持,加上名医吕复为了儿子吕芗的仕途,也为了天下苍生,于垂垂老朽的年纪从故乡来到京畿出任顾问,倒也没多少问题。

黄昏只需要根据他知道的后世的一些分娩流程,在医疗改革司制定出来的章程上查漏补缺。

倒也不难。

但医疗改革可不仅仅只是个分娩优化,还有在全国设立卫生所的大举措——这举措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力,还需要大量的人力。

所以需要户部和吏部的全力配合。

好在朱棣交代过,而且此事确实利国利民,户部尚书夏原吉、吏部尚书蹙义全力配合,资金很快到账,需要的人才也在地方甄选。

只等医疗改革司这边制定出具体操作章程。

这个事,在吕芗和王立然、刘忠旭等人看来,只需要在州府建立官府性质的医疗机构就可以了,但黄昏看到医疗改革司制定出来的操作章程后,霸道的一言堂,推翻让主要负责此事的太医院院判、医疗改革司副司长赵作仁重新制定。

刘忠旭在医疗改革司中任职六所之一的所长,目前协助赵作仁完善此事,两人碰头之后,觉得咱们商量来商量去,还不如直接去问黄昏,到底要将这个卫生所制度详化到何等程度。

两人登门拜访黄昏。

黄昏适时刚才军器院归来,将两人请到书房,知悉两人的来意后,沉吟许久才道:“我要的很简单,在地方州府,根据人口建立规模较大的卫生所——嗯,不能叫卫生所了,取个新名字罢,此事是医疗方面的,又是太医院主责,那么州府建立的大规模卫生所,就叫医院罢,设立院长副院长,皆为九品,甚至像应天顺天这样的重镇所在医院院长,完全可以达到七品,医院设立内科和外科、妇科、皮肤科、传染科等科室,要做到医生的术业专攻一个科,培养高精专的名医出来,如此才能拉动医学全面高歌猛进。”

赵作仁和刘忠旭面面相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