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一个时代的改革者(3/3)

说完之后,转身从旁边拿起黑板刷,一阵挥舞,黑板恢复如初。

众人又是一种诧异。

原来这个黑板还可以重复使用。

确实方便!

如果在课堂之上用这个来书写教导学生,对于先生而言,会省去很多精力,而且也能节约纸张成本——宣纸可不便宜。

更重要的是,方便,用完就擦,擦完又用,没有磨墨这些繁琐过程。

五十位教授大多接受了这个新鲜事物。

至于其他落第秀才开了私塾的,也颇为心动,打算等下黄指挥空闲了,找他询问一下价格,不料黄昏笑眯眯的说大家只要去时代商行购买即可,价格绝对亲民,不过大概还要等一个月左右,时代商行还在新建工坊,等开始量产,确实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这个工坊是在水泥工坊旁边弄了个小旮旯顺便生产,因为粉笔和黑板的市场确实不够大。

这也算是个广告了。

其后就是请行部右侍郎黄观致辞,黄昏交代了林振东几句,陪着朱棣离开了扶摇会馆,在锦衣卫的拱卫下反问燕王府。

途中,朱棣若有所思的问黄昏,“朕打算在全国的官学和私塾推广粉笔和黑板,另外,朕见过你的鹅毛笔,觉得也可以推广,不过可朕还有些担心,这些东西盛行后,否会影响毛笔的地位?”

黄昏想了想,“时代总是在进步的陛下,该舍弃的我们就要舍弃,当然,微臣的意思不是说完全舍弃毛笔,毛笔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不能丢,所以还是要保留,如果有一天,真的全民读书都用上了臣的鹅毛笔,那么在科举之中,可以设一个书写科,必考。”

传统软笔书法不能丢弃,这是瑰宝。

朱棣颔首,“可行,容朕回去思考一番,如何推广这些东西。”

推陈出新,往往会受到很大的阻力。

朱棣也担心这些事会引来民间的反对浪潮。

黄昏急忙道:“陛下,此事不急,可以先行推广粉笔和黑板,这个主要是先生教授课业用,至于鹅毛笔,微臣还需要将之再改进一番。”

看来是时候发明铅笔、圆珠笔和钢笔了。

有难度。

像钢笔笔尖需要的工艺水平,大明目前肯定还不具备,所以自己在制造钢笔之前,还要先提高大明的钢铁锻造水平。

没办法,干吧。

能力有多大,责任就该有多大,谁叫我是一个时代的改革者呢。

唯有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