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3/4)

朱棣的旨意其实很清楚。

但实施下来又不一样,何况这是屠夫纪纲操刀,追查和梅殷、叛逃京营三卫有关系的人,确实是正大光明的行动。

但诏狱里很快就抓满了人。

原因很简单,所有疑犯当场审问,但没人承认,于是直接抓入诏狱用刑审问,所以诏狱很快就满了。

无妨。

诏狱满了还有京营的天牢。

别说,在纪纲的白色恐怖之下,效果显著。

很快,在京营、应天府衙及各县衙的配合下,锦衣卫竟然抓到了好几个重要犯人,其中有几个和去年梅殷叛乱时,大战之后侥幸逃过一劫的京营士卒有关系。

仔细一审问,逐渐理出了脉络。

有人组织!

纪纲很快整理档案,上报朱棣,请示下一步的行动。

朱棣看过之后,大手一挥。

收网!

一场铁血行动立即展开,当然,为了破除谣言,该有的活口还是要有的,当锦衣卫大势行动,把人犯带到应天府衙,由府尹向宝在公堂之上,再无数民众瞩目下审问后,真相大白。

散布谣言的,是当初的溃兵。

他们溃逃之后,有的没有远遁,因为本就是京营士卒,在应天城内有一些根基,是以隐藏身份蛰伏在城内。

其中又有个中层将领,叫李凉,是郑永的麾下,而他还有个身份,是早些年梅殷读书的书童,算是梅殷的嫡系心腹。

书童么,也读过一些书,有那么一点战略眼光。

知道梅殷需要时间。

于是计上心头,秘密联络了一些溃逃的士兵,根据李凉整合的信息,再结合叛乱之日的口号,让这些溃兵有意无意的对身边人说一些徐皇后和黄昏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