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九章 大明的读书人种子!(3/3)

朱棣看黄昏没走,讶然道:“怎么,关于出兵吴哥,你还有不同意见?”

黄昏笑道:“没有,微臣是支持出兵的。”

战争……

在以前的中原王朝思维中,战争大部分时间都是花钱的,因为对于大一统王朝而言,战争基本上都是和北方的戎族打,哪可能赚钱。

但是现在时过境迁,黄昏知道,现在大明打仗,只要打赢了,绝对不会亏本,而且大赚,所以根本不存在没钱的状况。

等着看,等于谦和刘宁然把澜沧、占城和大城的战后工作做起来,到时候不说铜铁矿,就是金银和粮食也会源源不断的运回国内。

尤其是占城稻!

这个是破解大明人口危机的最重要的因素。

所以黄昏是百分百支持大明继续扩张的——不扩张,哪来的日不落帝国。

朱棣讶然,“那你还有什么事,你明天就要去长平布政司了吧。”

黄昏咳嗽一声,“微臣想帮吴与弼走点后门,这一次秋闱,吴与弼考的不好,有可能达不到一甲中第的水准。”

朱棣无语,这么光明大胆的走关系,还是走到天子这里,你黄昏也是古往今来第一个了。

没好气的道:“秋闱还要几天才出结果,你着什么急。”

黄昏叹气,“微臣明天就要出发去长平布政司,现在不求陛下通融一下,到时候结果出来就晚了,当然,吴与弼若是无法一甲中第,微臣也不是请陛下肆意擢升他的名次,微臣是觉得,不管吴与弼考了个第几名,都请陛下不要将他外放,可以让他去翰林院,也可以去国子监,最好同时去翰林院和国子监。”

朱棣越发不解,“为什么?”

黄昏沉默了一阵,“因为吴与弼将来要做的事情,必须在翰林院和国子监培养声望,而且吴与弼淡泊名利,他根本就不想出仕,到了地方上也不会有什么政绩,还不如让他潜心在翰林院和国子监做学问,陛下,微臣向你担保,吴与弼就是咱们大明的读书人种子!”

读书人种子!

这是个很敏感的词,一瞬之间,朱棣和黄昏都想到了方孝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