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红薯实验田(2/2)

“有假期,半年回来一次,一次一个月的假期,假期不给工钱。若是赶上活多,那可能就是一年回来一次,很方便,大船直接到密州港口。”

这次去密州岛的可不止陈老三一人,一共组织了三百余工匠,也不是你想去就能去,必须是熟手,会干活。

因为上万人现在密州岛住得都是临时的帐篷。

自从来干活就签了生死状,生老病死各安天命,若是发生什么意外,普通工匠抚恤二十贯钱,未成年孩子给抚养长大,这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出海干活,风险肯定有,但是没有那么大,毕竟大福船的扛风险能力比较强。

两日后,公孙胜把一百亩红薯实验田找好了。

“哥哥,这一百亩地可很差,位于南面半山腰,半沙半土的地,只有一锄头深的土壤,一亩地花了八百文钱买的。”

“一亩地八百文,这么便宜?”

“如果不是着急买,估计六百文就行。这可是负担,一亩地一年五十斤粮食的税,这种山坡地十年有七年不收,卖了就没压力了。”

晁盖点头称是:“税费太重了,一亩山地五十斤高粱米,的确是高了。”

“走,咱们上山看看。”

二人也不骑马,只带了几名随从步行出发,行不过三里就是上山的小路。

这里的山是真不高,属于丘陵。

一百亩地就在岭上,除了一条小溪,再无其他的水源,就这小溪也不顶用。

“就这地了,一半沙一半土。”

晁盖拿锄头咔咔的挖了两下,到底了,下面就是硬石头了,一共不过一尺多深。

“怪不得如此便宜,就这地的抗旱能力是很差的。不过也刚好用来实验红薯,若是这种地,红薯都能丰收,那就说明红薯的适应性大大增强。”

不过山地也有山地的好处,那就耕地很轻松,一头黄牛一天轻松耕地三亩左右,远比黄土地来的快,耕地不费力。

壮丁们正改造呢,田埂都需要重新堆积、水渠要重新开挖,这个水渠可不是灌溉用的水渠,是夏季暴雨时候排水的水渠。

刚好有个小一亩左右的洼地,用来做池塘用,夏季雨水大的时候积水到地里,这样也能方便取水。

红薯不能连种,明年就改种黄豆或者谷子之类的。

山下安排育苗,百十亩试验田就这么搞定了。

晁盖提鼻子一闻:“好香啊,哪里来的阵阵花香”

公孙胜指着不远处一处乱石堆里的花说:“是这里,忍冬花,也叫金银花。”

晁盖一看,认识,这个开花挺早。

“这可是重要的药材,就是价格非常昂贵,咱们应该多多培育一些,将来好造福百姓。”

叫来壮丁,拿剪刀修剪金银花树枝,插条到山下苗圃地里,过些时候就能生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