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李纨:兰儿,要做你大兄那样的男人!(3/4)

贾蔷淡淡道:“本侯麾下做事的,不分男女性别,只看聪明才智。此事,往后你自然明白。我只想告诉你的是,如果你真有能为,果真有你给赵姨娘出的那几个主意的才智,那么即便你不是赵姨娘的亲戚,也足以送你儿子入贾家族学。小婧麾下有个孙嬷嬷,和贾家无亲无故,只因孙嬷嬷足智多谋,对小婧助益良多,所以她的孙子,如今就在学里读书。将来下场考试,金榜题名后去做官,本侯也都会出手相助。你也如此,不需要靠赵家,一样能养好你的儿子。你是否愿意?”

陶二娘清冷的眼中浮现出激动之色,不过很快就平息下来,问道:“我不过一个妇道人家,又没有甚么见识,能做甚么呢?”

见她如此,贾蔷和李婧再对视一眼,笑了起来。

人常言一人兴邦,又有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说法,可见个人的才智只要在而合适的平台上,将能起到无比重大的作用。

然可以兴邦之人,可以领百胜之师的将军,却难得。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便是这个道理。

世上绝大多数人,芸芸众生,其实多是平庸之人。

也因此,贾蔷和李婧才会重用孙嬷嬷这样的老妪,还有七八个从扬州盐商处得来的人才。

这批人的确了得,尤其是孙嬷嬷,对江湖布局,对人心之揣测,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可是,他们毕竟老了,精力也不足了。

所以搜寻可以**他们的人才,十分重要。

陶二娘没甚么江湖经验和见识,这不要紧。

李婧的江湖经验和见识倒是足,但她却做不来孙嬷嬷她们做的事。

因为李婧的身手了得,可惜才智嘛……

陶二娘虽无底子,却可以学,可以当孙嬷嬷等人的弟子。

以她的聪明才智,想来用不了几年,就能出师。

将能说的稍稍透露了点后,陶二娘就果断答应,不过,她说了一个要求:

“我要和赵国基和离,赵栋改姓陶。”

……

回程的马车上,贾蔷见凤姐儿沉默许久,便轻声宽慰道:“你和陶二娘的处境不同,她只要思量她的儿子,而你,比她肩负的东西多了太多。不过,若有一日你也想这样做,只管去做便是,万事有我在。”

凤姐儿闻言红了红眼圈,不过到底没落甚么泪,自嘲一笑道:“我寻思的不是这个,而是原以为这世上的女子,多只是附在男人身上求活的可怜人,我实瞧不起那样的。没想到,还有这样了得的奇女子。她也真有这份魄力,当晚就带着儿子跟小婧走了。”

平儿笑道:“这也不算甚么,陶二娘的确聪明,不过西斜街会馆那边,也有几个姑娘,真是聪明到家了,做事愈发有条理和主见。又都识文通墨,很是了不得。跟着爷当了半年先生,如今那边的账房都有些算不赢她们了。”

凤姐儿闻言,愈发受打击道:“也是奇了,从前怎没见这么多能干的,如今倒成不值钱的了,一秃噜一秃噜的往外冒。”

平儿笑道:“从前即便是有,可谁敢让她们做这些大事?便是奶奶这样的能为,也不过在家里操持伺候人罢了。说到底,还是爷不凡,给了她们那样的机会。”

凤姐儿气道:“你这话酸的让我想啐你!”

平儿偏着头,笑颜如花。

贾蔷难为的看着凤姐儿道:“我倒是也可以安排你做个好差事,可是……你又不识字啊。”

“噗嗤!”

平儿实在忍不住,喷笑出声。

她原也不识字,可这半年多来,一直跟着身边人学,如今倒也认得几百大字,至少平日里认个账簿书信甚么的不成问题。

且她仍在勤学着。

这话却惹恼了凤姐儿,扑到贾蔷身上就要和她拼命。

结果自然被收拾了一通,可惜这几日身子不受用,见喜了。

等送到西府二门时,气呼呼的回宅子了。

贾蔷则和平儿回到了东府,因平儿身上也不受用,就让她早早回后院歇下了。

而贾蔷,则就着月色,往东路院行去。

至一处小院,推门而入,轻轻叩门,门开,一丫鬟见竟是贾蔷前来,登时惊喜,回头对另一丫头说:“瑞珠,快去告诉奶奶,侯爷来了!”

……

荣国府,大花厅后。

宝玉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