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辅政四相(3/4)

这次只能说是魏王争储失败后的余震,大家也早有心理准备了。

本以为房玄龄的地位,不会怎么影响到,总要留些体面,谁知道最终还是涉及了。

长孙无忌脸上有些高兴,但秦琅却很淡定,他对老李现在把握的很准,知道就算是罢相,也只是略示惩罚,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是表示下对房玄龄、魏征这些人搞结党,联结藩王行为的不满而已。

小小惩罚一下,短则十天半月,长也就一年半载,肯定还会官复原职再次复相的。

不过没人想到的是,右仆射高士廉也被牵连了,罢相。

理由是坐漏禁近语,无大臣体,令致仕。

中书令长孙无忌检校尚书左仆射,主持尚书省事务。

同中书门下三品、兵部尚书、太子左卫率、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绩检校尚书右仆射,加太子少詹事,太子少保,增赐实封食邑通前共一千户。

魏征罢官后,门下省则由检校中书令兼知门下省事的秦琅全面主持。

中书侍郎马周、检校中书侍郎许敬宗,黄门侍郎崔干,检校黄门侍郎褚遂良。

吏部尚书李大亮,户部尚书唐俭,兵部侍郎崔敦礼。

李绩加官晋爵,可实际仍镇守并州太原,故此检校右仆射等职,其实也是遥领而已,尚书省实际上由中书令长孙无忌代为主持,而门下省由检校中书令秦琅代为主持。

这样一来,中书省的两个长官,分别代为主持尚书和门下二省,真正形成了中书令最尊的局面。

房玄龄、魏征、高士廉、刘洎等罢官贬谪之后,政事堂的格局再次巨变。

中书令、检校左仆射长孙无忌,检校中书令兼知门下省事秦琅,加平章政事。

检校右仆射、兵部尚书李绩,加同中书门下二品。

中书侍郎马周专典机密,加参预政事。

再加上吏部尚书、河南府少尹,左卫大将军,太子右卫率李大亮,参预政事。

中书门下留了五个宰相。

许敬宗和崔干,加上褚遂良,这次都没获得加衔入政事堂为相。

李绩又镇守并州,因此朝中实际便只剩下了长孙无忌、秦琅、马周、李大亮四人为相。

很明显,皇帝还是给房玄龄、魏征甚至是高士廉留好了位置的。

诏令宣读完,承乾起身,向新一届中书门下政事堂的四位相公拜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