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谢氏(3/5)

虽然这些河蜿蜒曲折,经过许多狭弯窄段时,会有激流险滩,但想象一下,自古巴蜀也非常偏僻,交通不便,出川的三峡,更是险恶无比,但三峡的水运却十分发达。

甚至川峡的纤夫,也十分有名。

虽说许多河段要用纤夫拉纤,但再怎么说,也比靠骡驮人背要强的多。

这的人,包括应州的谢家,对外的商货往来等,主要就还是靠马帮,用那些矮小的马,或者干脆就是脚夫,人力背着翻山越岭的进出。

“你看从应州都尚县到婆览县相距不过八十里,甚至有峡谷可通,所以我们可以修通一条山道,把三合江和剑江河联通起来。”

秦琅甚至想出,可以在这两江那些险要之处,修上堤坝蓄水建成水库,这样既可以用来灌溉附近的田地,也同时能提高水位,减少那些险要的河段的危险性,水位提升,自然也就没那么湍急,也没那么多暗礁险滩了。

甚至连纤都不用拉。

通过这种分段修坝蓄水的方式,提升上游河段的通透运输能力,同时也提升其水利灌溉作用。

“这太异想天开了吧,这得多大的工程,而且开山修路,建坝拦江,这能行吗?人力不可能吧?”阿姹摇头。

秦琅却道,“若是你见过蜀中的都江堰,还有桂州的灵渠,你可能就不会这样说了。有太多伟大的水利工程了,就说汉中栈道,那也是一绝的,我这可不是随便瞎想,这一路我可是用脚量过来的,所以对这两江的情况还是较清楚的,这其实完全就是可行的,至于说人工啊花费成本这些,其实你不要想的太难了。”

对于不懂工程的人来说,秦琅所说的这些,真的不敢想象,可其实在秦琅看来,这根本算不得什么大工程,不过是稍稍疏浚一下两条河道,甚至并不一定真的就需要修坝建水库什么的,真要建,这里是上游源头,其实工程量也很小。

如果不建水坝,只是些浅滩江石等给打掉,一些较急的江段,边上开两条纤道,到时雇佣纤夫拉船,就能轻松的解决掉那些麻烦。

总的来说,如果能利用水路,那绝对比人背马驮翻山越岭来的快捷的。

从汉中入蜀,不仅有栈道,也有诸多水路,那边有些河段更险,人们解决的方法也简单。

一是疏浚江道,二就是在险急及拉纤,如果还不行,那就分段航运,接力运输,避过这些险段,在这些地段,于江河附近开辟一条转运的陆路,用车马转运船上货物,如黄河上从中原到关中,要经过陕州一段黄河,就因为太险,无法行船必须先转陆路运输,再换船运。

这一样是变通的法子,只要肯用心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的。

“应州是谢家的地盘,你那么费心为谢家着想干什么?”阿姹托腮不解。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

秦琅差点把广告词给说出来了,“应州已经开始改土归流了,谢元深也从**的土官变成了现在朝廷授封的不**官职,但朝廷对这里的影响力还比较弱,关键就是交通不便。”

“所以只要我这个计划推行了,到时应州可不仅仅要真的成为朝廷实管的正州,还要成为联通滇黔桂交的一个交通枢纽。”

先开路,有路就有驿,有驿还有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