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面首(3/5)

“娘娘不用担心,要做事总是会招惹到人的,只要我行的正做的直,便身正不怕影斜,臣为朝廷做事,考虑的是朝廷和陛下的利益得失,只要是对的,臣愿意冲锋陷阵,甘冒矢石!”

“你们父子的忠心陛下是知道的,只是有时做事也要讲究下方式方法,做事也得惜身。若是身都不存,这事又如何能成?你不年轻,越要小心谨慎些。改革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须得谋定而后动,不能操之过急,一件件来,先从小处轻处着手,慢慢来!”

“谢皇后娘娘指点!”

“若是政事堂诸公实在意见大,也许陛下不得不暂停计划,你也可能受影响,到时你担了委屈,也别有怨气。”皇后又道。

“臣岂不知晓,臣就是陛下的一马前卒,指哪打哪。陛下说冲,臣便冲,陛下若说撤,臣便撤。”

长孙听了不由的大为欣赏,人年轻敢冲,又不是一根筋,这样的臣子确实难得。

“你现在虽不在崇贤馆了,可有空也还是要多与承乾亲近,指导下他的功业。”

“臣明白!”

离开东宫的路上,秦琅在想着今天的这个召见的含意,不是皇帝召见而是皇后召见,但又说了这些说,那么无疑,这次召见其实是皇帝本意了。

看来朝堂上的阻力确实很大,王珪和魏征这两个喷子带头冲锋,戴胄、孙伏伽、韦挺等紧随其后,又有左仆射封德彝押阵,这些人的声势确实很大。

李世民也不敢再一意孤行,看来事情一时半会不会有结果,但仅凭长孙无忌、房杜三人还没有表态,就能说明,其实李世民跟最核心的班子已经是达成了初步一致,他们是支持秦琅在前冲锋的,只是现在反对的人多,于是他们便不动声色的在那观察。

不过秦琅不怕被牺牲,因为他相信李世民没有其它的选择,眼下只有他的这些策略,既能够满足李世民的需要,又是最迅速有效的。

李世民要救灾,要灭梁师都,要准备打突厥,所以他要维持这支禁军,要御训武官,要整顿府兵,这些都离不开钱,大笔的钱。除了秦琅的这些办法,谁也变不出来那么多钱来。

骑上豹子头,秦琅对殿前司的人点头谢过,打马而去。

这殿前司是皇帝新设的衙门,统领左右千牛卫。殿前司的设立,实际上是健全了皇帝对北衙六军的控制,玄武门外有百骑司控制左右羽林军,外城有镇抚司控制左右金吾卫,现在驻于皇城的左右千牛卫,上面也有一个殿前司统领了。

殿前司的殿前使现由长孙无忌兼任,副使却是名宦官担任,是皇帝秦王府里的老人了。

秦琅暗里佩服起皇帝的手腕越来越高明后,打马一路来到了平康坊镇抚司衙门。

入衙后先去拜访了下张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