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1/2)

“你好,江毅。”林威不太适应。

“一起去吃饭吧师兄,正好想要和你聊聊关于课题的事情。”

“好。”林威赞同地点头,虽然面对的这个凶神恶煞、目无表情的男人真的有点让林威很不适应。但还是课题重要,不一会儿,他们来到酒店的餐厅。

点完餐之后,俞晚舟笑着说道,“我就不介绍了。”

“不用。”林威摇头,“昨天不是已经介绍过了吗?”

“对。”俞晚舟颔首,“师兄,关于群论的问题,你研究得如何?”

“还行,就是进度很慢,最近没有什么灵感。”林威想了想,又继续说道,“验算的工作非常复杂。”

“我是这么想的。”俞晚舟沉吟着说道,“我现在验算的工作也挺难展开的,齐远你知道吧。”

“知道,这不是前几天当场解开克拉梅尔猜想的人吗?颇有几分你当年的风范啊。”林威和俞晚舟打趣。

第317章讨论

江毅就跟个闷葫芦似的,杵在旁边也不说话,而且他还坐在俞晚舟和林威的中间,俞晚舟说话的时候,还要伸着脑袋用手撑着江毅的大腿和林威说话。

不过是,俞晚舟让江毅坐在这里的。他算是看出来了,江毅果然是个陈醋坛。这都能吃醋,是俞晚舟没有想到的。

“唔。”俞晚舟沉吟着说道,“我是这么想的。”

“师兄,我这边的进度一个人还行,你那边需要人手的话,等齐远到了普林斯顿大学之后,让他帮你做一下群伦方面的课题?”

“没问题。”林威想了想,自己确实还差一个人手,齐远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齐远在数学上异于常人,甚至可以说是真正的数学天才。当然,和俞晚舟这种妖孽肯定是没有办法比较的。别人是天才,俞晚舟直接就是妖孽了。

要是能够让齐远作为自己的助手,在课题研究上,能够帮到他不少忙。尤其是在群论和约化群上,林威点点头,询问了一句,“齐远在群论上如何?”

“我觉得不错。”

“你都觉得不错?”林威笑着说道,“不容易啊,被你夸过的人可很少啊。我记得上次被你这么夸的人应该是法尔廷斯先生吧。”

“法尔廷斯先生,确实是一位顶尖的数学大师。”俞晚舟沉吟着一下,“不过很可惜,我不能经常去马普数学研究所。”

江毅就这么端正笔直地坐着,就好像是定海神针似的。

林威打量了江毅好几眼,看着俞晚舟和江毅这么亲昵,心里想着,俞晚舟和江毅应该是非常熟悉的。

至少俞晚舟不会和其他人做这个动作,林威似乎有点明白江毅的职业是什么了。他这个职业,一脸冷漠好像也能够说得通。

江毅听着俞晚舟和林威的对话,还在想,法尔廷斯是谁。这个名字还挺熟悉的,以前是不是在什么地方听过。

“那咱们可就说定了,等齐远来到普林斯顿大学之后,就让他在我这里当助手。”林威笑着说道,“说不定托你的福,能够在18年的时候拿到菲尔茨奖。”

“唔……”俞晚舟沉吟了一下,“林师兄这么说,是觉得14年拿不到菲尔茨奖吗?”

“嗨,我都三十一岁了,最多在等两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就没有机会了。”林威摇着头,感慨着说道,“数学最高奖啊,这玩意儿可是所有数学家都想要东西。”

“你已经拿到了,当然不会着急,但我就不一样了。”林威摇着头说道,“我可是日思夜想啊。”

江毅这个时候问了一句,“国际数学家大会是什么?“

“国际数学联盟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每四年一次。会议上会颁发四个奖项,其中数学最高荣誉,菲尔茨奖也是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中召开。国际数学家大会其实就是召集全球的数学家在一起交流学术的会议,算得上是数学界的最高会议。”

“原来如此。”江毅点点头。

”小舟以前参加过对吧?”

“10年的时候参加过一次。”俞晚舟停顿了一下,“你知道啊。”

“恩,知道。”江毅点点头。

“对了。”林威笑着说道,“师弟,你回到普林斯顿大学之后,恐怕还得去一趟美利坚计算机协会。”

“图灵奖九月份颁发,那个时候你可要去才行。”

“还早,这才五月份。”

“关于约化群的问题……”林威想了想,询问了俞晚舟一些问题。

俞晚舟回答还算是顺畅,就是夹在两人中间的江毅听得头疼到不行。这都是什么东西,也听不懂,还挺头疼的。

他忽然想起那年夏天的午后,他正在睡觉。数学老师敲着他的课桌,让他回答问题的那个场景,他一脸懵逼地看着黑板上的数学问题。全班哄堂大笑,而俞晚舟和林威的对话,其中夹杂的专业术语,比当年的数学老师专业太多了。

毕竟人家是数学家,不是数学老师。

头疼!

“不好意思。”服务员笑着说道,“现在能上菜吗?”

“可以。”俞晚舟点点头,转过头继续和林威聊天。

服务员上菜之后,直接离开。剩下俞晚舟和林威的聊天声,江毅原本不想打扰两人的,但是这菜都上完了,要不边吃边聊吧?

他轻轻咳嗽了一声说道,“这,菜都上齐了,要不边吃边聊?”

“也行,师弟,我们边吃边聊吧。”林威说着,拿着筷子。俞晚舟自然也拿着筷子开始吃东西,俞晚舟突然说道一个问题,“对了,师兄,我还是想要问你。”

“陈教授问过我的问题?”林威垂下头摇着说道,“回国的问题是吧?”

“师兄你也感觉到了吧。”俞晚舟停顿了一下,“最近美利坚那边已经渐渐开始收紧了,招收华国理工科的学生越来越少,文科的学生倒是名额增加了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