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慈不掌兵!(3/4)

没错。

李春来的打算便是这‘末位淘汰制’。

虽说这样免不了要多花一点银子,可他李三爷此时的底子,养活这百多人显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就算他李三爷现在啥都不干了,每天就这么‘造’,怕是也能撑个三两年的。

前路,肯定会犯一些错误,而且,不可避免要‘杀人立威’!

与其把标准直接卡死了,又何如边走边实践,亲身体会后,再来确定这种标准?

就‘管理学’而言,纵然华夏文化博大精深,大道理先贤们早已经悟透了,可诸多小道理,好使的小手段,还是后世商业化的更为科学啊。

……

一共一百零四人的名单确定下来,却并不是万事大吉的结束,而是更为快节奏、高强度的开始!

接下来数天时间,李春来也像是陀螺一般,飞速的运转起来。

有赵阳明那边狗一样的盯着,这小校场肯定是不能用的,必须要寻找新的场地。

在经过了两天的人情面子之后,李春来终于是在城南卢家庄外的沈家庄附近,买到了一片近百亩、没人要的山沟子荒地。

不过这山沟子里条件虽有点恶劣,却是胜在地势有不少平整,并不用怎么费力整地。

李春来亲自身先士卒,又大撒银子,招募各种工匠们干活,不到十天时间,便是搭建了一个简陋却是好用的小校场。

而这近十天时间,李春来基本吃住都是在这边,与这些青壮们打成一片。

每天早上,先跟青壮们跑操,然后一起吃早饭。

吃完早饭,让胡关山、洪斌、张黄、刘黑子、田景、马五等人核心分别分批次带着干活操练,李春来则是去衙门点名,坐班一上午,或是去东大牢那边视察情况。

若没有其他事务,他中午便是策马赶回,继续带队。

而就在这个亲身、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李春来也逐渐发现了许多的问题。

按照李春来的本意,是编练百人左右的队伍。

其中,刀盾兵大概控制在二十人左右,冲锋的长枪兵在五六十人规模,剩下的二三十人,便是充当远程火力。

可真正带队之后,李春来才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些青壮,纵然身体素质过关,可悟性、学习能力等诸多,着实是太差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就单单是站军姿、分左右,便是直把李春来气吐血。

唯一让李春来欣慰的是,他一直很看好的那个崔二,悟性很不错,便是包括一些老弟兄在内,他也是唯一能跟上自己节奏的人。

好在李春来最后想到了办法,直接让人用绳子,把一队二十人的脚脖子都给绑起来,发号施令后,让人直接拉绳子,这才勉强好了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