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5)

至于孩子之前有多想见妈妈,走的时候并不遗憾,治病吃药时有多乖巧,她统统没说。

即使如此,这个中年女人确定自己来晚一步之后,仓促地坐在地上。

真的走了吗。

墓碑前挂有小至的照片。

太长时间没见,做母亲的并不知道儿子成这样,那张脸和她记忆中的有些出入,但看着看着还是会吻合在一起。

“他真的走了吗。”中年妇人摇头,自欺欺人,“不是说还有一阵子吗,不是说还能吃饭吗……”

是因为这个才没有及时过来的吗。

初春抿唇,无声调地问:“那段时间,你在想什么。”

“我不知道。”中年妇女摇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我没有义务来看他,他从小也不是我带大的。”

想什么呢,想自己的柴米油盐,想自己现在新组成的家庭。

她可能会想今天中午的菜是不是有点咸了,却不会想远在另一边无时无刻渴望见到她的儿子。

并不是只有爱情是单面的,亲情友情有时候也会。

这个做母亲的,想法很俗,很久未见的儿子得了绝症,她不是医生,过去也没用,不如在自己现在的位子上生活,忙碌工作,做做家务,继续过自己世俗的生活。

说白了,还是大人把大人的怨恨移接到小孩子身上。

初春蹲下了身,把一幅油笔画放在中年妇女的眼前,展开来,画风简洁,蓝天,白云,绿色田野,大中小三口人,孩子的手有一根线和天上的风筝连接。

非常简单的画。

三个人物的嘴角都是勾起的,洋溢着笑容。

“他走之前画的。”初春解释一句,“应该是想给你看的。”

不然,初春想象不到这个明知自己要走的小男孩,为什么还画出如此明媚乐观的画。

一家三口笑得多开心。

如果不是送给妈妈的,如果只是宣泄情绪的,他应该不会把他们都画出笑脸的。

爷爷说小至对妈妈的记忆很模糊,这个放风筝的情景,可能就是他儿时最清晰的记忆了。

中年妇女眼光本来呆呆滞滞的,看到这幅充满稚嫩的画时,情绪如同潮水一样翻涌出来,控制不住地放声大哭。

继而去抱着冰冷冷的墓碑。

她来得太迟了,没见过儿子最后一面,没抱到他小小的身躯。

“我不是不想来,我只是觉得……我来了没用,来了不知道做什么,更没脸见他,谁会想要一个抛弃儿子的母亲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