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 第707章 不是丝绸之路,而是白糖之路(求月票(2/4)

    所以大明朝廷必须把原本属于清八旗、汉奸狗官和锦衣卫认证的清妖皇商和官商所拥有的土地,以及因为各种原因无人开垦,但又拥有开垦价值的土地都圈起来,分成一个个的田庄,再对它们进行估价,最后由南边过来的大债主挑选......这事儿里面的猫腻可不会少,大明朝廷如果不盯仔细一点,可就要吃亏了。

    而且大明朝廷也不想那些“大债主”拿到土地后就扔在那里,所以他们还得创造条件,帮助那些“大债主”们进行开发。。这又是个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精细活儿,所以大明朝廷也不能离得太远。

    第三个不同,则是不包括辽宁省的其余六省地盘上的儒宗势力很大!儒宗和乡贤早就紧密结合在了一起,这六个省的乡村精英,通过加入儒宗抱团,然后再成为乡贤或是为乡贤效力来获利。

    而且这六个省历来又是闹白莲教比较凶的地方,许多世世代代搞白莲教的地方豪强也混进了儒宗,这就让儒宗势力变得非常顽固。

    虽然面对无敌的大明天兵,这帮宵小不敢公然反抗,对于清田均田也比较配合,摆在明面上的儒宗堂口也都做鸟兽散。但是儒宗还有暗堂......而且儒宗暗堂并不是大明抵达之前匆忙成立的,而是一直就存在的!

    而且,儒宗和乡贤在过去的几年当中,已经成功的垄断了北方各省乡村的教育。这是理所当然的,学了“反经”的儒宗和手腕刀把子的乡贤一拉手,就能完全免疫文字狱了。

    另外,可以成为乡贤的豪强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庞大的宗族。虽然北方的大族因为频繁的战乱、饥荒、天灾等原因,规模普遍比较小,但是北方乡村的小家小户更多。

    而小家小户对上抱成一团的宗族,其抵抗兼并的能力是远远比不上小宗族对上大宗族的......

    所以现在儒宗和乡贤的势力表面上看是不存在了,可是在私底下他们依旧遍布北方六省的乡村。

    而朱和墭如果想要将儒宗的影响力压到最低(彻底铲除是有点困难的),他就得在北六省地面上搭建起一套儒门可以掌控的教育和晋升体系——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在北六省建立义务教育体系,同时开办大量的小学(小学之下还有蒙学)、中学、大学,以便让北方六省的知识精英们能有一个考试升级的路线。

    这又是个慢工细活儿,而且还挺费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