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 第506章 高中了,快跑!(求月票(2/3)

    这次科举的“中签率”还是很高的!

    因为朱和墭需要撤换江西、江南、江北、浙江四省的大部分县官、县丞、主簿、典史、六房典吏——光是这些人就是几千个职位了!

    虽然负责治安的典史和刑房典吏会安排老兵或重伤残疾后退役的官兵去担任, 但是剩下职位还是足够多的。

    另外, 朱和墭还打算在县衙之下设立乡公所, 开设乡小学......这又是好多职位。

    虽然这么多空缺的职位也不可能通过一次科举就全部填上,但是这次的会试贡士名单上的名字还是超过了两千个!

    差不多七分之一的应试举子成为了贡士,跨过了成为大明朝廷鹰犬的门槛。

    而余下一万多没有高中的举子, 又会分成两类,一类是“会试合格”;一类是“会试不合格”。

    其中“会试合格”的举子有资格被征辟为文官, 通常都是县丞以下的小官。

    不过这些没有进士出身的小官将来也不等于不能升官......朱和墭会为所有官员安排在职培训和升级考试!

    “扬州周昌......培公兄, 你看见了吗?第十八名,就在那个扬州黄履庄之前, 排名很高啊!殿试再努力一下,没准能上第一甲!”

    李光地这个时候已经在高中的贡士名单上发现周培公的名字——因为周培公以字行, 所以知道周昌这个本名的人不多,因此这次周培公就用扬州周昌的名义考了大明的科举, 结果是......又中了!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中大明的贡士了!

    周培公都要哭了, 他考了那么多次的大清会试, 每次都落榜, 而大明的会试一考就中......他是不是投错主公了?

    “我也中了......第二十一名!”这个时候李光地也发现自己的化名了——扬州李光。

    他也中了,列在第二十一名,还没周培公高。

    不过他也不会嫉妒周培公, 毕竟他们都是忠臣不二主的.....不能因为考大明的科举考得好,在大明这边“创业”成功赚了许多银子,还一不小心成了名人,就背叛大清到大明来当官吧?

    想到这里,李光地就拉着有点魂不守舍的周培公出了人群,往自己和周昌租住的院子而去。

    因为周培公和李光地已经发财了,所以他们就在秦淮河边,距离江南贡院不远的地方,租了个很不错的院子,

    所以这两人可以步行回到租住地点,才一进门,就看见一个负责替他们管理印刷作坊的老管事,已经等在院子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