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 第322章 康熙不哭,是吴三桂中计了!(求月票(2/5)

    这道理康熙明白,底下的大臣们当然也都明白,于是全都给康熙跪了,然后七嘴八舌,跪着替这位“麻颜圣主”找台阶下。

    “皇上,您要保重啊!您的身子骨才是我大清的根本!”

    “皇上,您千万别叫吴三桂那个悖逆之臣气坏了身子......要不然就真中了吴三桂、朱和墭之流的下怀了。”

    “皇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您只要能到江宁,有了江南的银子,还怕不能重整旗鼓吗?”

    “皇上,您别流眼泪了,现在该流眼泪的是吴三桂,因为他已经中了皇上的计策了!”

    说吴三桂中计的,当然是康麻子这边最会用计,把福全的脑袋都用“没”了的“低仿周公瑾”周培公了。

    当然了,康熙还是很信任周培公的。因为周培公的“割地求和之计”已经成功了!

    所以现在听见又计了,他当然就不哭了,而是目光灼灼地看着周培公,满满的都是期待啊!

    “皇上,”周培公撅着屁股道,“吴三桂和咱们签这个约是按的什么心思,那还不是路人皆知?他是想让皇上您去江南,用江南的银子重整旗鼓,再和朱家人打啊!如意算盘就是让咱们和朱家两败俱伤,他好坐收渔翁之利。可事情哪有他想得那么好?

    咱们现在占着武昌府、汉阳府,实际上就把吴三桂和朱家的地盘隔开了。虽然他们两家在湖南、江西一带都有接壤。但那些地方交通不变,也不是双方必争的要地。

    现在吴三桂的重心摆在湖北,摆明就是要取江汉鱼米之乡为家,同时以洞庭湖周遭的大平原为后院。这样才能有吃有喝有人口,才有了立国之本。长沙、衡州不过是院墙而已。被朱和墭抢去也不致命,而朱和墭抢到这两个府意义也不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