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7章 大明好债主(2/3)

当然了,借钱不还也是一门学问。关键是向谁借!明朝过去没有像样金融体系,所以朝廷没钱的时候就只能拖欠军饷——也就是向李自成这号穷凶极恶之徒借钱,而且还不上!这不得天下大乱?

历史上崇祯之死,其实是因为欠钱还不上,让债主给逼死的!

而现在朱慈烺把金融系统拉起来了,朝廷所借的钱归根结底是来自盐商、海商等等的超级有钱人。而且也不是朝廷直接问他们借钱,而是通过朱慈烺手中的银行体系把他们的钱放大了不知多少倍,再拿出其中的一部分借给朝廷的。

这个钱......根本不用还本,只要每年付息就行了。就是还本也是借新还旧,等于不还。

而更夸张的是,朝廷明明不会还本,却还能被所有人当成有债必偿的诚信债务人,所以可以拿到最优惠的利率。在这种借钱打仗不用还的体系下,发动和维持战争的成本其实是很低的。

而且大明朝廷也可以不背这个债,直接推给下面的藩国就行了。只要入侵的目标足够富庶就行了——打蒙古草原当然得“坏账”了,但是朱慈烜哥几个如能把河中之地拿下了,那么几千万的债他们就背得起了。

不是河中有钱,而是河中隔壁的印度有钱,每年去收点利息不是问题。

债可以往下推,而军事行动产生的需求,却只能在大明境内消化......主要是在江苏、湖北、浙江、广东、福建这五个省内消化。

而这种军工订单,在什么时候可都是好买卖啊!五省的奸商还不赚翻了?和奸商有勾结的文官能反对这种好事儿?

金融这玩意可够神奇吧?宣德帝当年要有这个,下面一帮文官都得变成兵国主义分子。

“当然是谁当安南国王,谁来还债了!”朱慈烺耐心地解释道,“老四,你觉得欠个几百万债换一个安南王来当算亏本?”

“可是这个安南国国小民贫,怎么还得上几百万?”崇祯大概许了朱慈照当安南国王了,所以这会儿一听说要欠几百万,顿时就有点着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