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怎么又有人图谋不轨?(2/4)

现任翰林院侍读的王夫之是湖南人,对湘西的情况也比较了解,当下拈着胡须道:“臣以为纪御史所言甚善,湘西、施州素来蛮荒,山高林密,黎苗凶悍,非国人武士不足以镇压。而卫所之封,向来不及土司之封。无论是湘西、施州、云贵、四川,凡遇兵事,都是土兵强过卫所之兵。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土司名至实归,卫所有封无建。因此土司之长能实心经营,而卫所之指挥都心不在任,只想着多捞油水。”

朱慈烺连连点头,他也研究过土司和卫所。在他看来,土司就是家族企业,卫所就是内部人控制的企业。

家族企业当然也有搞砸的,内部人控制的企业也有欣欣向荣的。但是明朝的卫所内部人的产生和激励机制很负面,要当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什么的,首先就是会投胎!当然了,土司家族制也要投胎。但是明朝的一个卫往往有一堆“指挥之家”,有资格当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的人往往有很多,谁能当上就得看上面的意思......就是看谁能行贿了!

而当上一卫之长后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又烂到了家。除了边军要打仗,稍微要用点心,其他卫所考核标准还是上面的喜好——也就是继续行贿!而激励机制基本没有,把卫所经营好了,当权者一点好处都没有。和土司家族的代代相传不一样,卫所不一定能传给子孙(通常是在一堆家族之间转来转去),搞好有啥意思?还不如自家多捞点!

所以朱元璋的这个卫所制......真心不如堂堂正正的封建算了!

也许依着朱元璋的本意,三百多个卫中的绝大部分就是筹功和维持一下治安的。真正保卫国家的还得是九边塞君——如果没有朱允炆、朱棣的削藩,他们倒是“家族企业”,塞王是世袭的。

王府经营好了就可以传子传孙啊!如果九边塞王之中有一家可以实心用事,以三四个卫大约两万户精兵,足够消灭没有做大的努尔哈赤了。如果九家塞王都能用心,十八万精兵......呵呵,天下无敌了!

可惜塞王和皇帝之间的平衡合作,因为朱允炆的削藩而完全被破坏——要是没有削藩,朱棣这个燕王会受到其余八藩的制约,只要有点搞平衡的手腕,基本可以维持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