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大纵深防御(2/5)

再次则是一张覆盖江淮之间的600里加急塘报网络,也已经建立起来了。凤阳府城送出的塘报,在5个时辰内,就能传递到江北大营!

有了这张塘报网络,朱慈烺就能坐镇在江北大营遥控指挥整个江淮战场。也能随时掌握入侵的清军动向,及时捕捉决战的机会。

另外,江北大营南面还有一处规模相当庞大的码头。通过这处码头和长江水师,屯驻在江北大营的六万大军,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走水路移动到安庆或九江。

以安庆为据点,新军又可以在十二天内穿越大别山区抵达汝宁府的信阳州,加入河南战场。

而以九江为据点,新军则可以对湖广发起进攻。

也就是说,以江北大营为中心,依托长江水道和九江、安庆两个“副中心”,以及几条江淮间的重要官道。朱慈烺的六万新军完全可以在江淮之间和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快速机动。

无论豪格从什么地方突破,朱慈烺的大军都能在最快的时间赶赴战场。

即便那个半死不活动左良玉在武昌举兵,朱大太子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集军队进行防堵或扑灭!

而朱慈烺布署在淮河沿岸的军队和摆在九江的刘孔昭水军(原操江水师,现在的番号是九江水师),不过是抵御大清或者左良玉,又或者顺江而下的其他势力的“肉盾”而已。

用后世的军事术语,这就叫“大纵深防御”。所谓守江必守淮,其实就是指这种大纵深防御——从凤阳到江北大营,足足三百里的防御纵深,现在就摆在清军面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