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不怕水凉高宏图 下(2/3)

不过一张良弓的制作成本和时间,对于草创初建的山东团练军而言,都是没有办法承担的。

而那些完全靠蛮力拉动的长木弓,对于才转行当兵的老农民来说,也是玩不动的——种地虽然也是力气活,但是和拉弓射箭还是两回事儿。

所以山东团练军普遍装备的是竹弓,又软又轻,射程也近。对付披甲的八旗兵,也就是十几步内有点杀伤力。

面对汹涌而来的八旗马队,他们只能忍着挨箭射而不反击,因为反击也没用!

同样的,三眼火铳的有效射程也就这么一点,远了根本打不着!

就在这时,第一波冲锋的八旗兵已经放慢了马速,取出了弓箭,同时开始调转马头,依次向左转向,从笔直冲向明军防线,变成了和明军战线平行,相聚大约二三十步。

随着一阵嘣嘣嘣嘣的带着颤音的响动,无数利箭暴射而出,直扑向明军的大阵!

只看见利箭如同雨点一样落在了明军阵中,箭镞的落点非常集中,顿时就有甲胄不全,遮护不足的兵士被利箭穿透了身体,扑倒在地,发出一阵阵的哀嚎。

可是余下的兵士,却依旧岿然不动。

没有一支箭射出来,也没有三眼火铳打响的声音。

黄甲的八旗兵边跑边射,在抛出了数千支箭镞后,就已经从明军阵前掠过,再次向左转向。所谓骑射,如果从高空俯瞰,就是一群骑兵在敌方步兵阵前转圈奔跑。骑兵在靠近步兵大阵的时候,才会开弓射箭,射完就走。

如果是高水平的骑射,那么两三千骑战士都能将箭镞投放在一段指定的区域。

也就是说,在遭遇八旗马队重点打击的地段,很短的时间内就落下了七八千只箭镞!

如果步兵们的甲胄精良,还顶着盾牌,当然问题不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