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苍白光点 第十七章 记者(3/3)

不过这位女记者边听边记,提的问题渐渐尖锐起来:“我刚刚测算了一下,光在火星同步轨道修一条环带,长度就超过万公里,更别提还有几百条上万公里的太空电梯,这个工程量史无前例,据您估算,全面完成该计划需要多少年?”

罗曼·塞纳:“如果按照现在火星七号基地的生产力,我们恐怕永远都完不成。不过我们是与时俱进的,有越来越多的基地,越来越多的再生人,那么建设进度也会不断加快。量变可以引起质变的,对吧?”

克莱尔微微一笑,点头道:“那么,我想知道你们会发展多少再生人来实现量变?”

罗曼·塞纳显然早就深思熟虑过:“一期工程计划耗时三十年,扩建现有的‘火卫三’空间站,用太空电梯将它和火星七号基地连接。完成这个工程,我们至少需要再开辟160个基地,聚集四十万再生人。”

“四十万?上帝啊,招募这么多志愿者恐怕也要很多年吧?”

“没错,当然这肯定离不开你们媒体的大力宣传支持,我们需要让大家认识和接受再生人,积极踊跃地拥抱和接受这种新的生命存在方式。”

“那……您有没有考虑过,百万‘再生人’将来的归宿是哪里?”克莱尔终于说出了她最关心的问题:“人类与再生人之间到底如何相处?”

罗曼·塞纳想起何平博士的观点,照搬过来说服这个女人:“我觉得这问题不成立。再生人本质是人,和你我一样的,只不过换了一些器官而已。我们接受残疾人佩戴假肢,接受心脏病人植入人工心脏,还接受了芯片植入大脑,难道就不能接受全部器官更换为机器的再生人?”

克莱尔显然并不满足于这样的回答,她提出了更深层的问题:“理论上讲,再生人是不死的,您认为这会是人类的终极进化形式吗?是不是以后每一个人死后,都会选择成为再生人?”

罗曼·塞纳意识到自己遇上了麻烦,这个女人显然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她的问题都太尖锐,每一个都可能引起巨大危机。

他决定终止这次访谈了,他伸出右手:“那么,克莱尔小姐,我一会儿还有个会面安排,不如咱们今天傍晚时间再聊?马尔斯城的美食,还是非常独到的。”

克莱尔收到到对方的暗示,她莞尔一笑:“和您聊天真是大受启发,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哦?请讲。”

“我想去见一见丁雨女士,我需要补一个她现在安然无恙的镜头。”

“没问题,让我的秘书陪你去,相信我,她一定会得到非常好的照顾。”

罗曼·塞纳没有再提晚上约会的事情,大家都是聪明人,在握手的时候交换了数字id,有些事情就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