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 27 章(2/4)

林保国说完,见旁边饭桌人走了,刚好空出个位置,就想抱着孩子起身去隔壁,离这骗子远些。

苏翠兰怀里抱紧了林娇娇,呸了一声,不屑地看了眼周学民,这人干啥不好,非要行骗。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这人就是个骗子,口说无凭不能喊人将他逮起来,但这人嘴上话都说不圆,肯定不是个好人。

白瞎了穿的跟个人样,谁知内里却是个藏奸的,那啥工作证估计也是个假货,苏翠兰心里感叹,现在连骗子也高级了,看看这国营饭店和这老头身上的穿戴,估计要费不少钱了,现在还没骗到东西,可是太亏了。

周学民也是急了,连忙高声喊道:“我爷爷是周乐福!”

这一嗓子吼得饭店里人都看了过来,林保国一行的脚步也顿住了。

周学民脸上歉意地看向周边的人,上前把林保国拽了回来,“我真的是云水村人!我爹叫周承福,原来是村里的猎户。”

这么一说,林保国心里还真有了点印象,记得他小时候,那时候山上野物多,村里有个猎户打猎特别厉害,还一个人打死过野猪呢。

不过后来这个人好像就在村里消失了,连带着妻儿老小一起,听老一辈说好像是出去闯去了,渐渐村里也就没人还记得云水村里还有一户姓周的人家。

现在听周学民一说名字,当年村里的猎户好像还真是叫啥福的。

苏翠兰拉着林峰和林娇娇,都看着林保国,见自家老头子/爷爷不说话,却也没反驳,估计村里是真的曾经有过个叫周承福的人。

苏翠兰不禁有些尴尬,这白眼翻得有些早了,谁知道后面还能有反转呢……

周学民见苏翠兰和林保国有些尴尬,也没计较,只是笑道:“出门在外,还带着孩子,就是要这样谨慎才行啊,这年头啥人都有,可不能大意!”

苏翠兰连连点头,这时候,点的饭菜也上桌了。

苏翠兰硬拉着周学民要一块吃,出门在外还能碰到一个村的人,这是天大的缘分啊,必须好好吃一顿。

知道林家人是为刚刚的事觉得不好意思,周学民也没客气,一行人吃着锅子,聊得火热。

不得不说这北京的涮羊肉是真的一绝!

这锅子用的是铜锅炭火,汤里也没加什么杂七杂八的调味料,就是清汤,清淡的锅底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羊肉的鲜美。

羊肉被刀,削成薄片,用筷子叨起,在锅里煮上两分钟,熟后捞上来蘸料食用,入口一点也没有羊肉的膻味,鲜嫩无比。

众人聊着天,听周学民说起才知道,原来当年周父在一次上山打猎的时候,被野兽袭击,丢了半条命才逃了出来,回来后就一直病重在床。没法子,为了给周父医治,他们一家就想去繁华的城里看看有没有好法子,这才离开了家乡。

这一辗转就是几十年,双亲也早已过世,这些年在外漂泊,直到他考上了学,后来来了北京工作,这日子才稳定了下来。

林保国听了也是唏嘘不已,回想起了周家当年可是村子里的富户,天天不缺肉吃,没成想这日子过的也是艰难,真是世事无常啊。

周学民说到自己现在的工作是在培育什么新品种,林保国听的一头雾水,看着周学民跟自己差不多的岁数,却头发都白了一半,感觉这工作可真是辛苦,估计比下地干农活累多了,心里只觉得佩服。

林娇娇听着却觉得很熟悉,这就是上辈子她的日常啊,每天与各种植物打交道,研究植物的生长习性,培育新品种等等,林娇娇有丝怀念,心里突然对这个年代的植物研究很是好奇,她很想去看一看。

“周爷爷培育新品种是想要增加产量吗?”

周学民心里惊讶,一个几岁的小娃娃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他面上带笑的问道:“你还知道要增加产量?”

林娇娇努力做思考状,说道:“刚刚听到您说到了这个词,爷爷奶奶经常会在家里因为天气不好而担忧,害怕收成不好,收不上来粮食,一家人就要饿肚子了。”

“增加产量是不是说如果一株稻子上结了好多好多的穗穗,那田里面就会有更多更多的穗穗,咱们不就是不用担心吃不饱饭了,是不是这个意思?”林娇娇眨巴着大眼睛,一脸求表扬的小表情。

“哈哈哈哈娃娃说的很对,就是这么个道理。”周学民一辈子没结婚,也没有孩子,现在看着个机灵漂亮的女娃娃,心里也是喜欢。

“如果有一天真能解决产量问题,那么不会再有人饿死,人人就都能吃饱饭了。”

林娇娇一脸向往,“周爷爷,我们能去您的培育基地参观吗?”

自己带大的孩子,他们自己还能不知道是什么性子。

苏翠兰和林保国都有些稀奇,自家乖宝平时不是这样好奇心重的人啊,为啥今天一定要去这培育基地看看呢,难不成这里还有什么不一样?

“乖宝……”苏翠兰出声像是阻止。

“嗐,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就是培育基地离这路程有点远,可能要好一会儿了。”

林保国面上不动声色,“我们都是庄稼农民,能有幸去看看这种啥研究新品,可是感觉很荣幸了。”

周学民哈哈大笑,拍了拍林保国的肩膀,“就是因为有农民辛苦的种地,全国人民才能吃饱饭啊,不要妄自菲薄,就当是去看自家菜地,哪有什么荣不荣幸的?往上数三代,谁还不是个泥腿子呢!要真论种地,说不定我还不如你们呢。”

苏翠兰和林保国听着这话,心里舒坦,既然自家乖宝想去,那就去看看,这有学问的人种地,跟他们这些乡下老把事,到底有啥不一样的。

这么说定了,众人吃完饭就坐上了公交车往郊外赶去。

下了车,步行大概一个小时左右,林娇娇看见了不远处的竖着一个牌子,研究所三个大字清晰可见。

“这就到了。”门口有专职的看门人员,进出需要检查身份,周学民领着林保国四人,走进大门。

进去后,左右两侧是一排平房,周学民介绍道:“这边房里放着的是研究所些实验器材什么的,就不带你们去看了。右边是宿舍,有时候工作太晚,来不及回家就都住在这边,我直接带你们去后面看看培育成功的植物吧。”

众人走到房屋的后面,视野突然开阔,大片的田地被分割成一个个区域,上面种植着不同的作物,区域内还竖着不同的牌子以作区分,旁边还放着一些仪器等,用作观察记录数据。

这时候的科学技术肯定是不能跟后世相比,这种可以说是老旧但更贴近自然生态的方法,林娇娇看着觉得很是有一番趣味,她一路听着周学民的讲解,从他的字里行间中也对当下的研究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路过一块地,苏翠兰看着一片白色的像屋子的东西,心里有些好奇,这是啥东西?

周学民见苏翠兰看着大棚,便道:“这是用竹架搭成的大棚,覆盖在上面白色的膜布都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大棚里面种的多是些反季节蔬菜。”

“啥是反季节蔬菜啊?这菜味道好吃不?”苏翠兰有些疑惑。

这种了一辈子的地,还真么听讲过还有啥蔬菜叫反季节的?

“反季节蔬菜不是不是菜的名字,是一种技术,就是说平时只能夏天吃到的西红柿,到了冬天还能吃到。”周学民细心地解释。

“嗐,讲这文绉绉的,说白了不就是‘洞子货’嘛!”苏翠兰恍然大悟。

这冬天能吃到番茄黄瓜的事,她还是知道的,听她家娘说起过,以前苏家富贵的时候,家里专门建间屋子,屋里起个火炕,用来烤屋子在里面种菜呢。

当然这个火炕跟家里睡的炕不一样,那种火炕一头是炉子,另一头有大粪缸,炕上烧起火,那整个屋子都暖烘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