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节 通止规(3/5)

这些费用同样耳以抵充加工费,对经济实力不强的土着作坊主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施建涛的设想是尽量吸引珠三角的土着造船作坊参与进来,逐步改进他们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能够充分的为元老院的主体产业进行配套。使得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土着造船业,除了少数专门制造修理小型船只的作坊之外全部变成香港造船厂的配套外包企业。最终将元老院的造船标准推广到整个广东,控制和改造所有的土着造船业。

尽管采取了新得改进措施,不过农业社会的手工业跟上工业化生产的步伐毕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外包件虽然有了合格品,但是合格率总是徘徊在40%

左右,交货周期也很慢,普遍都有延后。

施建涛不得不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对外包企业的巡视和整改上。

他有时候乘坐蒸汽大发艇有时候乘坐纵帆巡逻艇在海兵队士兵的保护下在珠江口附近活动,巡视各个造船作坊。随时随地的提供改进要求和建议。二个月之内香港造船厂就发出了13张整改黄牌,又先后派出100多人次技术工人到各厂去指导。还办了多次的培训班。夏天到来前,外包件的合格率终于上升到了60%,这个数字终于让他舒了一口气尽管就这个程度要按时完成企划院的订货还有难度但是起码看得到希望了。

在施建涛集中全力造船的时候,香港岛上又兴起了一波新得建筑浪潮。这一次,是对后勤和航运设施的全面扩建。

香港岛因为其地理位置的关系,是发动机行动中的总后勤补给基地。预计要供应到浙江、台湾、济州岛和山东的各种物资都准备在香港幕起运。原本只供驻屯农垦队和少量驻军储备物资用的仓库和货运设施就显得很不够了。新得仓库、货物堆场和码头栈桥正在不断的新建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