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节 工作网(2/3)

在保卫总局召开了一次主要干部会议,会议室里挂起了一幅新版临高全图――这是勘探队最新绘制的。

会上决定,保卫总局将在几个重要地点首先进行工作网建设。每个地点派遣一名特派员,特派员暂时由穿越众担任,每个特派员将配备2~3名土著干部作为助手。

工作网内的情报员从普通土著职工中发展,根据派驻地区的大小、重要程度和人口多少,设定发展人员的数量。原则上,每个部门、每个企业都至少应该有2名互相不认识的情报员,以便于交叉确认情报资料。

乌佛曾经跟着冉耀建立了军队中的“十人团”体系,他觉得应该按照人数来配备情报员,大致每十个土著就应该配有一个情报员。

“这不行,比例太高了。kgb和盖世太保都没到过这样夸张的地步,”赵曼熊摇头,“我们这里又不是民主德国。”

“起码要在每个班组内安插一个人吧。”乌佛坚持己见,“要按照现在的规划,一个企业里只安插2~3名情报员,象造船厂这样的企业,工人有好几百,厂区也很大,根本顾不过来。”

“造船厂是大型企业,又是重点目标,当然要多安插些人手,这不是绝对的。我只是要求从严控制人数。宁缺毋滥。”赵曼熊说,“大家要有预算意识。”

这下大家才想起了,这世界上还有个“财政预算”的问题。

“最近办公厅抄发财政部《关于健全各部门的财务管理的通知》大家都看了吧?”赵曼熊说,“现在我们暂时还没有财务预算,但是不用说下来就会有财务预算的问题,情报员就算是兼职的也得发给津贴,队伍扩充太大了,万一拨给的预算不足就不好办了。”

“这个财务预算制度还真是麻烦得……”尤国团说

“既然是制度就必须遵守。”赵曼熊简短的打断了他的牢骚,说,“大家先讨论如何分配人力。”

主要的人力资源被投放到了博铺――这里是进出临高的门户,绝大多数的人员和物资流动都通过此地。人员来往多,成分复杂。而且博铺还是穿越集团的重要工业基地、海军基地。所以这里是政保总局的内控防御的重点。

博铺地区政治保卫总局已经有了一个重要的据点――检验营审查办公室,现在处于检疫营长官阳河的直接管理之下。这间办公室没有专职人员:审问是由周洞天直接主持的,而对移民进行监控的是一支被称为“检疫营永久居民”的情报员――当然他们并非永久,人在相对稳定和宽裕的生活环境下气色会逐渐好转,稍微有心的新移民很快就会发现这伙“同类”气色好得不像话。所以大致使用三四期之后就会被正式安置。只有那些天生瘦小气色晦暗的人才能继续他们的这份差使。

赵曼熊对这个机构非常注意,检疫营的这个机构是冉耀一手建立起来的,在对移民的审查评级和建档上表现的相当出色。他问起这个办公室目前的具体状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