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真逐邪,太平盛世(3/4)

左光殊的信里回道:“重玄胜可能不太了解南域的情况,才会把南斗殿也列入张临川的目标里。南斗殿的入口非常隐蔽,进出都很严格。张临川要在南斗殿的势力范围里为恶,难度非常高……不过我也已经通知到了,天机真人任秋离表示会加以关注。”

左光殊说得很有道理,重玄胜也肯定有重玄胜的理由。但既然任秋离都在关注此事,想来不管怎么样,南斗殿的问题都不会很大。

“辛苦你了,光殊。丹国呢?”姜望又问。

这一回的左小公爷,在信里很有些生气:“我跟他们说了,要外松内紧,给张临川以可趁之机,最后再瓮中捉鳖。他们有个叫张靖的,回信的人是这么说的,是叫张靖。就是楚煜之说过的那个废物张靖,真是废物!也不知怎么,把这事闹得轰轰烈烈,甚至丹国各处边城,都贴满了张临川的画像。除了打草惊蛇,还有什么用处?”

姜望亦有些愤怒,但是强行冷静下来想一想,也大约能够明白张靖这么做的原因。

丹国不管张临川这个无生教祖是不是搅风搅雨,是找死还是发疯。只要张临川不去丹国捣乱,那就不关他们的事情。

张靖所作所为,就是要打草惊蛇!让张临川这条恶蟒,远远地就避开他们。

严格来说,张靖的应对并不傻,只是有些自私。

如此选择,实在有负姜望提醒他们的苦心。

但他也不可能改变丹国的决定。毕竟人各有志,每个国家对责任的理解也并不相同。

姜望保持着平静,又回信问道:“龙门书院那边如何?”

作为四大书院之一,龙门书院的实力不容小觑,本不该列入张临川的目标选择。

但是在龙门书院的势力范围里,于书院之外,还有大量的学田、大量的土地、大量供养读书人读书的农民。龙门书院毕竟不是国家体制,没有能够囊括全部势力范围的大阵,这些普通农民,却是很难保护周全的。

张临川若以此为目标,还真是防不胜防。

同为四大书院的暮鼓书院,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暮鼓书院更多是靠附近几个国家的供养,而没有太多的学田和治下百姓。且又坐落在书山脚下,别说张临川,哪怕白骨降世重返巅峰,也不会往那里去。

左光殊回信道:“龙门书院非常重视姜大哥的提醒。他们目前还在书院里的真传弟子,还有大部分教习,都已经全部放出去,伪装成农民,参与学田的秋收。还有几位大儒都在关注。张临川如果去了龙门书院,我看是没机会再另找目标的。”

如此看来,就是越国最不稳妥了。但愿张临川不会那么巧地选到越国。

姜望又在信里强调:“让你帮忙组织的神临高手分为两队,一队靠近越国,一队往宋国这边来。潜踪匿行,不要打草惊蛇,随时准备接应我。张临川应该对他的处境很有认知,所以他现在非常着急,下一步行动不会等太久。”

左光殊只回了个“我办事,你放心”。

姜望认真地想了想,确定没有什么遗漏了,便结束了与左光殊的通信,与辰巳午继续往覃文器身死的野外飞去。

……

……

结束了关于丹道革鼎的议事,张巡心神疲惫地回到府中。不出意外,偌大家宅仍是灯火通明,在这墨云浓掩的深夜,依然亮堂得如白昼一般。

这段时间以来,张靖已是养得越来越跋扈。

每日飞鹰斗狗,横行都城。在外面是到处惹事,回到家里也不收敛,莺歌燕舞整夜,都是常事。

原先还知道关起门来设下隔音法阵,只在自己的院子里耍。现在整个张家都留下了他肆无忌惮的痕迹。

在这种情况下,老太爷甚至还放了权给他,让他处理一些国家层面的事务。

这让他非常的有成就感,也非常的自信自我。

有一次酒后甚至说——“我与我那张巡兄长,除了修为也不差什么了。只等下一颗六识丹!”

此话应是笑谈,但现在的丹国,没人再笑话他。

自比张巡没人敢笑,这倒罢了。内定六识丹这样的事情,本该引起轩然大波,也没人敢笑。

民愤显然已经郁积到了一定的程度。

而张巡从来专注修行,自然不知幼弟所为,偶尔看到了呵斥两句,也都于事无补。毕竟事务繁忙,偶然的关心,也都是长兄对幼弟之怜——的确是有怜的。

毕竟张靖已经没几天好活。

养了这么久的恶名,到了该收割的时候了。

张巡最近都在忙丹道革新的大事,要一改国家前路,将法丹、药丹的地位提上来,与现为丹国主流的炉丹并举。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也已经得到了国内各方势力的支持。

一旦最终完成,丹国已经晦暗许久的前路,或能再开新天。

但革旧迎新这种事情,必然要有一个轰烈的起始——

张巡大义灭亲,历数张靖十二宗罪,亲手杀死他这个为恶甚彰的亲弟弟。然后由此觉悟丹国过往之弊,立志自张靖一案起革新天下。然后顺势接掌张氏大权,开启法丹、药丹、炉丹并举的新时代。

这如何不轰烈?

如何不是一段佳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