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应应景(1/2)

如果说有一种人比二五仔更可恨,那无疑就是汉奸走狗了。

在古代还没有汉奸这个词,人们将其称之为狗腿,鹰犬,叛国贼。

童光宗就是这么一位卖国贼,瀛人的狗腿。

本是中州庆州人士,前朝末期最后一次科举的榜眼。

不过前朝中后期那会,举荐与科举两种制度并存,两种制度挑出来的都不是什么人才,几乎没有任何含金量可言。

那时候昌朝的朝廷从根子上就烂了,举荐是靠关系,科举是要钱财,有关系,举荐为官,有钱财,科举为官,关系越硬,起步越高,钱财使的越多,职位越是拥有实权。

童光宗家里就是海商,也算是庆州一方巨贾了,使了钱财让他成了榜眼,最后下方到了台州成了一个司仓,八品,地方官儿,可权利很大。

司仓是前朝六曹之一,六曹分别是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

而六曹分管的职务与朝廷尚书省六部相对应,具体分管官吏考课、礼仪、赋税、仓库、户口、驿传、刑狱和工程水利筹各个方面的事务。

其中油水最大的就是司仓。

童光宗管的就是赋税,也就是粮仓和钱仓。

能花钱参加科举,可想而知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好人了,成了司仓后,童光宗贪的那叫一个明目张胆。

朝廷下发到台州的钱粮,大半都被他给贪墨了,剩下一小半用来打点上官,被台州百姓称之为童三尺,意为地皮都被他刮薄了三尺。

中州大乱后,秦老大并没有大动地方官员,童光宗不过是个小小司仓,所以并没有被清算。

到了建国第三年,秦老大政权已经稳固了,开始进行地方官员的肃清与整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秦老大带兵打仗不行,但是整人还是有一套的,用的并不是雷霆手段。

朝廷没有下政令,只是恢复了前朝录事参军这个职务,放到了各个州府之中。

录事参军只有一个职责,那就是监察举劾本州的六曹官吏。

那时候武将还没有被文官们虐的死去活来,大多数录事参军都是秦老大从军中挑选的,而当时派到台州的录事参军就是许书文,也就是如今的台州知州。

许书文是龚文华的老部下,为人刚正不阿极为正直,加上本身职责就是监察六曹,面对童光宗这种蛀虫自然不会手软。

按正常的程序,许书文是先要搜集童光宗的罪证,一一列举后送到夏京,等吏部点头后,将罪证转交给刑部,刑部再签个字,然后吏部再让监察使去地方处理。

看罪名大小,不是那么大的话,罢官免职,比较严重的,直接在当地砍了,十分严重的话,直接将人押回夏京明正典刑。

但是许书文并没有按照正常程序走,因为童光宗没有束手就擒。

最开始童光宗试图贿赂许书文,花言巧语骗,色厉内荏吓,摇尾乞怜求,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万般手段用尽后,童光宗去罗怀道找陈家,想要寻求陈家的帮助,而在这个期间,童光宗他爹,也就是童老员外急眼了,竟然带着家丁将许书文的居所给围了,想要直接弄死这个录事参军。

老头很牛b,因为他们童家是地头蛇,任你是过江龙还是下山虎,到了咱爷们的地盘敬酒不吃,那就给你点罚酒尝尝。

而且老头干这事的时候还没通知他的好大儿童光宗。

想要带人打杀录事参军,童家猖狂程度可想而知。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许书文虽然声名不显,可在中州大乱那会绝对是一名骁将,拎着一把鬼头刀就从院子里杀了出来,给老头和那群家丁剁稀碎。

童光宗大意失亲爹后,也是失去理智了,竟然去找许书文理论,然后,还是没什么然后,他被许书文打断了一条狗腿。

之后当时的知州免去了童光宗的官职,将他关在大牢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