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第九十一章(3/3)

要想防住他们,需要增强边关的防守,花费更多的军饷粮草,大周国库已经拿不出来。

大皇子涨红了脸,许久都没有想到应对之策,只冷冷地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照于相的意思,莫非只能按着他们的意思给岁币?”

于相答道:“我也只是顺应民意,老百姓想安居乐业,生意人想要赚钱吃饭,读书人想要能安心读书,能一展心中的抱负。国库的银子花在了何处,许多人都不知晓,我们在坐的几位,倒是一清二楚。

天下赋税,几乎大半以上来自江南几道,北地这么一大片地方,年年报灾,朝廷年年补贴。说句大不敬的话,如果将北地弃之不顾,大周会更加强盛,岂会拿不出银子军饷,待兵力强盛,夷族大汗又怎敢来犯!”

这席话于相说得实在不客气,北地是大皇子的地盘,几乎没有指着他的鼻子骂,是他拖了大周的后腿。

大皇子阴沉着脸,冷笑连连,拔高声音道:“没有北地挡着,夷族贼子早就挥师南下,南方除了一条河,连能抵御的防线都无,你还妄想着能抵御住敌人入侵,真是痴人说梦!”

梁相见两人一言不合吵个不休,忙劝道:“息怒息怒,两位都是为了大周着想,只是这么吵下去却不行,皇上现在还病着,还是安静些为好。”

大皇子冷哼一声,于相见皇上只盯着他们,眼中寒意闪动,也没有再说话,捧着茶杯吃起了茶。

梁相看着旁边不做声的易青,和蔼地问道:“易明州,你一直没有说话,你且说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易青早就想得很清楚,官员上书的折子,早就摊在皇上的御案前,从御案又转到了她手上,对朝中官员的态度,她了解得一清二楚。

皇上能不在乎民意,他却不能不在乎底下这群官员的官意。不得民心的君主,最后照常做得好好的,不得臣子支持的君主,很快就会从那个位置上被拉下来。

稍微思索片刻,她坦白干脆地道:“下官不想给。”

于相放下茶杯,眼皮抬了抬,说道:“你倒说得轻巧,不给你去守卫边关?”

易青摊摊手,苦笑道:“是啊,下官不过嘴皮子一翻,说起来轻巧得很,因为银子又不是下官出。”

于相脸色变了变,双眼微眯,打量了易青几眼,却没有再急着反驳。

易青不疾不徐地道:“就算银子不是从下官钱袋里掏出来,下官也上不了战场打仗,可是下官觉着,还是要想得长远一些,不能只管着将眼前的问题对付过去。岁币,要给。”

几人齐刷刷望向她,连怀吉也不禁抬眼看来,皇上转动着眼珠子,看着她就没有再动。

易青眼神缓缓从屋里的人身上扫过,最后与皇上四目相对,坚定地道:“给,却不能如以前那样给,而是要一劳永逸,甚至,把夷族人,变成我大周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