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章(3/5)

易青觉着,她肩膀上的压力,重得几乎手臂都难抬起来。

时光倏忽而过,转眼间三年过去。

易青开始跟着顾夫子学浅显的经书时,他的方式是先教诵读,再背诵。待背得熟练了,再解释其义。

经书拗口,上下句易青从能理解的字面意思去看,毫无关联。她的记忆力虽好,开始也背得磕磕巴巴。

背了几次之后,易青试着让顾夫子先解释整本书的含义,待她理解之后,再背诵就容易得多。

三年下来,易青勤学苦读,早就把六经背得滚瓜烂熟。学堂其他的同学,连《论语》都没学完,她已开始学习《四书》。

大周的秀才试,比起前朝容易了许多,前朝还要考策论,大周只考明经,也就是四书五经。

秀才考试时,第一关先考默写,根据考卷上的内容,默写出下一段。

第二关则是考官从四书五经中随意抽出一段,让考生背诵全文。

所有考试内容,最主要是看考生能否熟读背诵。尤其考生在考场上的心态,若是紧张或者怯场,脑子一懵,就什么都记不住了。

考试内容太浅显,易青自认为临场应变能力还行,只要没有大的变故,考秀才是十拿九稳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