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再平江夏之乱(3/5)

时反者多是因天年不好,朝廷又不减税赋,佃户交不起租的人,他们无以为食而反。

而公子在江夏素有好名声,听说唐王军到,无不欢呼。

张豹刚下营,便有人来投,不到半日,便有数起反军来谈投诚之事。

张豹报与公子,公子应允其收编并带到属地落户的条件。

张豹三日收了三万余人,另有大户、世家愿往者不计其数。

公子感到奇怪,大户世家怎么也来凑热闹,便命马静调查。

原来是这边长期战乱,那些有钱却没武装的人,在这乱世中命都难保,要什么钱财?

皆想到公子的辖地安身,都说是虽然放弃了良田千顷,但至少能睡个安稳觉。

公子着小欧哥上表,免江夏三年税赋。

十里挑一,收编精壮者三千人,先锋一千,运粮两千。

命太史慈以押粮民夫的名义,分批带余下之众三万多人,走长江,回巴丘,交给车宁安置。

江夏太守韩诉,字文昌,带着其儿韩幼,前来劳军。

唐王接着,说已经平乱,并上表减税安民。

韩千恩万谢,说:“老夫年事已高,江夏历来是个多事之地,此地太守,有如走马灯,没几个能呆得长久的,导致政策也无连续性可言,吾上负天子之托,下对不起民众。而江夏一再动乱,并无存底,目前已是民不聊生,此地民众如何生存?王爷一走,必又生事端,如何是好?”

公子表情凝重地说:“三年不收税赋,我已经尽力了,还不知圣上准不准凑。我行军到此,又能带多少军粮?如何经得起这一消耗?”

韩诉又叹道:“吾自上表,请求调粮救灾,怕也只是杯水车薪,却不知如何是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