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1 年轻人们最后的乐土(2/4)

在这里有什么事,找人办事都非常方便。

可一旦离开了这里,那就算彻底远离权利中心了,那些学校里的官僚们才不傻呢。

而说到底上,这些学校的管理者,其实根本就是从政治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的。

而从来没有从学术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

至于说那些学校里的教授,你说让他们搬去新校区,你说他们愿不愿意?

哪怕你在新校区附近,会给他们低价分房子,让他们不用保守老城区高房价的困扰。

可他们一样不愿意去!

为什么?

为了家里孩子的教育,还有家里老人的看病医疗。

对于上面而言,他们可以下命令,让大学和科研机构,搬迁到新城区去。

可你能强令那些小学,中学也搬迁到新城区去吗?

所以你新城区的小学,中学配套肯定是新建的,而新建的学校,师资力量怎么说?

请来的肯定是新老师,哪怕是挂上了民大附中的牌子,可实际的教学成果能一样吗?

在魏公村的民大附中的学生,百分之九十都能考上清华北大,最不济也是上人大和北理,北航这样的大学。

可是你新城区的民大附中呢?

出来的孩子,能考去哪?

京城的大学考不上,甚至恐怕连别的省份的985,211都不一定能考上。

所以你说,那些教授什么的愿不愿意搬去新城区?

还有就是,你可以让大学,科研机构搬去新城区。

那些医院呢?

要知道大城市之所以能够吸引人,靠的可不只是充沛的教育资源,还有充沛的医疗资源。

就比如京城的那些医院,那个不是响当当?那个不是国内顶级的一流医院?

天坛医院,积水潭医院,协和医院,中日友好,朝阳医院等等,哪个拎出来,不是又至少一个科室是全国拔尖的?

至于那些三零几系列的军方背景的医院,就更不用提了。

就算你让他们也搬迁到新城区去,你说他们愿意去吗?

这些医院不搬去,你就算把大学搬去又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