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3章 最佳平衡方案(2/5)

如果真到了刺刀见红的哪一天,他们肯定会开出更加诱人的条件,到时候那些员工,还有多少能够挺得住?

你就看当年三星帝国刚刚起步的时候,他们的老板李xxx是如何从日本企业挖人的。

他当年挖松下,东芝的技术人员的时候,给那些技术专家开出的工资,甚至比他们三星集团的ceo的工资还高。

这样的待遇,又有多少人能顶得住?

哪怕是心里一贯不太看得起南朝国的日本人,在面对这样赤果果的诱惑的时候也一样绷不住。

正是因为这样的待遇,才让三星从原本买鱼干和杂货的商贸公司,彻底转型成为了一家高科技企业。

要知道当年的三星刚起步的时候,甚至连造一家drtm厂,到底该从哪方面着手都两眼一抹黑。

当年和他们谈生意的nec,那更是鼻孔都长到了脑门上,别说转让技术了。

就连工厂该如何建,建多大,连一张工厂的图纸都不给他们。

而正是他们从日本挖角来的员工给他们出的主意,让他们去谈判的人员,先计量好自己一步有多长。

然后沿着nec的厂区走一圈,记下自己走了多少步,用脚去硬生生丈量出了人家厂房的长宽距离。

而且也正是靠着当初投靠过来的那些日本人,不断给他们出谋划策,才让他们一步一步建起了工厂,掌握了dram的生产技术。

哪怕最后,他们能够生产出dram的时候,三星的日子一度不好过。

因为当时他们只能生产出64mb的dram,可那时候的美日大厂,早就已经进军256mb的dram了。

当时他们没卖出一个内存条,都是在赔钱,每根都要赔亿美元左右。

可他们并没有认输,依然坚持咬牙硬挺,而且当时的南朝国也给予了他们足够多的支持。

基本是帮着他们硬抗了债务。

结果三星就这样硬抗了好几年,直到后来美日彻底闹翻,米国开始不再给日本的企业订单。

而是把订单全部转移给了三星,并且由镁光出手,直接给了他们技术上的扶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